十一回家時,媽媽興奮的告訴我說,我們家馬上就要搬到樓上去住了,。問清楚了才知道中國農村城鎮(zhèn)化得進程已經實施到了家鄉(xiāng),村里已經開會,,自通知發(fā)出之日起,不準任何村民再砌墻,、修房,,以后規(guī)劃給各家的樓房面積均以現有有門有窗的宅基地為準,。呵呵,!看著媽媽高興和企盼的樣子,自己心里特別矛盾,。
對于在庭院里生活了幾輩子的鄉(xiāng)親來說,,他們是有理由高興的,因為樓房只有城里人才能住上,,樓房里干凈,,沒有風沙土吹,有暖氣空調,,不用天天拿著那么大的掃帚掃院子,,更不用冬天里一家人圍著個蜂窩煤爐子取暖。終于可以不用養(yǎng)羊,,喂雞鴨,。
對于通過上大學出來,辛辛苦苦在城里打拼的我們,,我卻高興不起來,。如果真的失去了自己的宅基地,搬進了千篇一律的樓房,,我們的祖祖輩輩的鄉(xiāng)親們,,將失去他們唯一的家園和樂土。試想當宅基地歸為國有,,單單靠著勞動,,要經過多少的辛勞才能擁有如此大的地方,有錢的人住的是別墅,,所謂別墅,,不就是設施齊全的農家大院嗎,無論它里面是什么樣式的,但是它都是以面積為基礎的,,都是以占用了大面積的耕地為代價的,,他們是有錢人所擁有的,而我們的鄉(xiāng)親們怎么可能再回歸田園,。
堂屋,、南房、影門墻,、大門樓,,雞鴨圈、豬牛馬房都是中國農村典型的布置,,一口壓水井,,幾間配房、幾棵桃李樹都是不可或缺的點綴,,幾千年來,,陪著農耕文化為主的漢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度過了一代又一代,�,!吧贌o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這是陶淵明看慣了官場的蕪雜,,歸去田園的愜意,。即使現在的我,放假回家,,仍覺得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回歸,家里的家伙什即使好多年都不變,,也看的格外親切,、踏實,久在外面的心終于回歸原位,,當在自家的地頭前,,跟著媽媽后面拾草、撿蟲,說不出的暢快,。在外面所有的緊張,、壓抑、痛苦都隨著消失在綠油油的麥田里,。
當我走出家門時,,心情格外沉重,也許下次再回家時,,空中應該是塔吊遍布了,,蓋一座樓房,其實已經是個標準的事情了,,而要給它以文化的積淀何其難�,。�
注:這是在十一回來的火車上寫的,,當時基于義憤,,語氣措辭都有些不當,之后沒有再進行潤色,,就先發(fā)表吧,,以后有時間再整理,一直想把它整理成一篇論文發(fā)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