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qū)
標題: 關于抱箍類夾緊力計算 [打印本頁]
作者: 99long 時間: 2023-8-6 08:23
標題: 關于抱箍類夾緊力計算
采用抱箍方式夾緊,,驗算被夾持圓筒變形,,在網(wǎng)上找到如下計算,感覺算出的壓力P很小,,請大家?guī)兔聪鹿绞欠裾_,。裝配時,由于每個螺栓施加了預緊力 F0,從而使夾殼與軸的配合面間相互壓緊,,其受力分析見圖1所示
5 f, D5 O2 }2 f4 |$ [ \
圖 1受力分析圖[attach]550345[/attach]
配合面上的壓力 P可按下式計算:
P=z*F0/d*L,,(1)
式中:F0為螺栓的預緊力(N),;z 為螺栓數(shù)目;d 軸的基本直徑(mm),;L 為夾緊件的長度(mm),因此,夾緊件摩擦力矩:
Tf=P*f*d/2*π *d*L/2=π *F0*Z*f*d/4,(2)
式中:f 為配合面的摩擦系數(shù),f=0.1~0.2,取 0.152 D) s I3 T3 ^
已知條件:
夾緊螺釘選用12.9級M4內六角螺釘,,螺釘材料的屈服強度(σ s=1080MPa),,被夾緊圓柱直徑(d=12mm),圓柱壁厚1.5mm,,有效夾緊高度L=13mm,,螺栓螺紋有效截面面積(As=8.78mm^2),預緊扭矩(T=5N.m)
通過螺釘屈服強度計算出F0
碳素鋼螺釘 Fo= (0.6~0.7) σ s*As(N)
F0=0.6*1080*8.78=5689.44N,帶入公式1,,求得P=1*5689.44/(12*13)=36.4MPa
用SW仿真(定義M4螺釘為接頭虛擬螺釘,,預緊扭矩5N,定義抱箍底部分割環(huán)狀面及被夾圓柱底部環(huán)狀面作為固定面,,裝配體仿真探測結果,,螺釘軸心力4629N,壓力約196MPa,,變形量0.0283mm)可見螺釘夾緊力與手算差不多,,壓力P值兩者差數(shù)量級,變形量手算沒找到公式,,只能仿真,,
[attach]550346[/attach]
( Z& j, J) ^% f0 w/ q4 S
作者: ytzhanggj007 時間: 2023-8-6 11:31
夸張一點考慮,如果抱箍足夠厚,,螺栓根本夾不動抱箍,,那p就無從談起,。此處的數(shù)學模型我認為有缺陷,如果說兩側均有螺栓還比較合適,。
作者: 99long 時間: 2023-8-6 12:36
0 L5 _& K$ k3 T! K; U+ y9 }% _: Y贊同,,手算這塊公式是好像是有問題,,仿真可信度沒找到理論支持。這種結構用的地方很多,,一般用于傳遞扭矩和固定。目前實際應用需要考慮變形,,圓柱體為精密器件,,裝配上壓力大了會夾破,想控制力度防呆設計,,保證裝配一致性
/ {, ? k+ V0 E# C+ O+ ~( c: V6 |
作者: 加肥貓devil 時間: 2023-8-7 08:07
你做受力分析的圖和第一張圖是有區(qū)別的,,第一張是有銑扁,也就是開口位置是比較薄的,,相對容易變形,,你做受力分析的那個零件中間割開的太少了,你多割開一點,,讓連接的部分變薄,,這樣容易變形一些。如果中間圓柱體不能受太大力,,那么設計的時候就要注意公差配合要兩兩分段,,同時鎖螺絲的時候就要用扭矩扳手了,有限元分析和實際需要相結合,,分析出來結果以后再跟實際情況對比進行逆推找經(jīng)驗,,因為實際情況會比分析要復雜的多,尺寸差異,,材料差異,,零件均勻性差異等等。
作者: 熱青茶 時間: 2023-8-7 09:21
1把抱箍當剛體在算,。2受力肯定不是均勻圓周力,,這是夾緊。
作者: 99long 時間: 2023-8-7 09:58
* p3 E8 Z0 }( y7 w
謝謝答復,,贊同,,就是發(fā)現(xiàn)實際操作失誤導致工件夾壞,已購置扭矩扳手,,想通過預留開口公差間隙,,保證夾緊的同時也保護工件不夾壞。現(xiàn)在也就是驗證仿真正確性,,如果正確也可以作為以后同樣問題分析工具- O3 L. p8 T, v/ l" e+ l
作者: 99long 時間: 2023-8-7 10:03
; o* x7 ]2 v" T" c& U9 e$ H& j
第一張圖的計算公式感覺是有些問題,,目前也沒找到合適公式,這種結構用的比較廣泛,,我也是通過sw仿真來模擬,,正確性不好驗證。$ C+ ^7 I$ J: N% V0 x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97307.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