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席永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yè)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yè)轉載請注明出處,。
背景:十年工作經驗的機械工程師,,第一份工作在內地軍工航空企業(yè),,現在在深圳做非標設備,中間混過醫(yī)療器械,,低壓電器,,還在某BIG很高的無人機企業(yè)當過繪圖員,除了第一家軍工單位是因為想來深圳拼一把之外,,其余崗位離開之前在技術能力上都是給同事當導師的狀態(tài),,至于業(yè)績,已經公開的能拿的出手的有一個低壓電器產品,,比之前對標的某世界最小的日本 AICHI ATS 三向尺寸小10%以上,,性。能高一個等級,,成本低20%-30%,。結合個人經歷說下對機械工程師這個崗位的一些感受:
從成長途經看:軟件工程師可以通過勤學苦練短期內入行或者提高段位,機械工程師一般工作三年能入門就算很不錯了,,基本上都得是有名師帶路還得有人愿意燒錢給你練手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絕大多數工作三五年以內的機械工程師覺得自己掌握了某某工具很牛這其實是種錯覺,什么時候沒有這種錯覺開始重視專業(yè)基礎了距離入門就不遠了,。
從專業(yè)特性看:機械結構由于其可以看得見摸得著這一直觀特性,,很容易被看明白,也因此似乎每個人都可以指揮機械工程師,,但是,,正因為這個直觀特性,導致一知半解的二把刀工程師非常之多,,多到靠譜的工程師非常稀缺,,稀缺到我工作十年,在工作環(huán)境中還沒有碰到過一個真人能夠有能力做到在看到物理樣機之前知道其運行表現,,經常聽到的說法是,,這個我們做個樣機回來試一下。雖然很多人熱衷于各種虛擬樣機技術(包括但不限于結構有限元,,運動仿真,,熱分析等),但絕大多數只是會操作一兩種工具罷了,,如果沒有具體的優(yōu)化約束,,沒有相應的回饋驗證,不清楚虛擬樣機分析結果和真實物理樣機之間的偏差界限以及偏差形成原因,,基本上就是學生做作業(yè),,看起來很炫,但不解決實際問題,,更何況現在由于技術手段與條件的改善,,在單一物理問題上很容易做到極致,但真正要做出領先同行的產品機會往往在多學科融合優(yōu)化這塊。但現實中由于企業(yè)分工太細,,所以絕大多數做虛擬樣機的往往設計能力不夠,,設計能力湊合的又不懂虛擬樣機技術,個人認為虛擬樣機技術實施者其設計水平至少要能夠高于設計崗位的人可以指導別人做設計之后才能夠通過虛擬樣機技術創(chuàng)造價值,,各種模擬計算最終都是為了拿到一個更優(yōu)的設計方案或者解決思路,,而不是計算本身,更何況各個模塊或者物理問題的單個最優(yōu)也不等于系統(tǒng)最優(yōu),。另外,,由于機械設備的制作驗證周期很長,涉及耐久可靠性的結論甚至可能要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以后才能得到可信的結論,,一幫不靠譜的軟件工程師可能會導致工期延長,,大家加加班多半就解決了,而一幫不靠譜的機械工程師分分導致項目死掉,,要沒有高人坐鎮(zhèn)很可能死到臨頭無藥可救才知道難逃一死,,往往項目做到這時候基本上已經是預算超支,項目延期,,丟了訂單和客戶,。
從成長機遇看:絕大多數機械工程師可能根本沒有參與過真正的研發(fā)工作,更多的是抄圖改圖,,說難聽點就是一繪圖員,,但由于從事類似工作的機械工程師占比太高,導致機械工程師的收入平均值被拉得很低,,大家直觀感覺機械工程師沒有前途(錢途),,這個導致一開始選專業(yè)或者工作機會的時候有條件的人棄機械而選擇軟件之類,這大概率導致機械工程師隊伍成員的個人資質相對軟件可能會差一些,,本來資質就差一些,,還沒有好的成長機會,就算有,,相對軟件工程師成長非常緩慢,,還不容易成才,平均產出自然不如軟件的高,,產出都不高收入又怎么可能很高,。畢竟打工者你能拿到的每一分錢都是你依靠自己的產出換來的。
從需要掌握的技能看:機電光氣,,熱磁聲振,動力控制,,生產倉儲運輸維護,,從功能定義到維修備件,從成本優(yōu)化到用戶體驗,從環(huán)境適應到壽命預測,,簡直是包羅萬象,,永遠都有學不完的知識技能,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進步,,工作中還寫過一些日常工程優(yōu)化計算需要的簡單代碼,,作為以解決問題為樂成就感驅動的打工者,目前還沒有發(fā)現比機械工程師更適合的崗位,。
收入方面:如果按時薪計算收入的話,,機械工程師的收入一點也不比軟件工程師低,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于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為承擔更重要的任務儲備技能,,如果你每天都加班到晚上十一點甚至更晚很難想象你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提高。如果要比年收入的話,,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薪水沒有太大的比較價值,,畢竟軟件工程師可能有人帶一兩個月就能上手干活了,機械工程師可能要3年才能勉強入門,。機械工程師由于起步收入低,,所以會有一部分人半路轉向市場軟件等其他崗位,這個也會導致能夠到最后還搞機械的人進一步減少,,由于機械工程師成才困難,,成才率還低,所以一旦達到某個段位以后,,競爭對手會非常的少,。去獵頭網站看看就知道,高端機械工程師的年收入跟高端軟件工程師是沒有差別的,,實際上,,高端機械人才已經不是價位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的問題了,。
職業(yè)前景:機械工程師成長緩慢,,成才相對困難,脫離好的平臺和高人指導很難自學成才,。一旦到達某個段位之后競爭對手很少,。但機械工程師的工作經驗能力幾乎沒有貶值風險,類似與醫(yī)生和律師,,只要你還在干活,,隨著年齡增長自然增值。機械工程師這一職業(yè)的歷史如果從阿基米德抽水機算起已經兩千多年了,,從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建立算起也有兩百多年了,。兩百多年前的機械工程師放到今天一樣能設計出牛逼的設備,,20年前的軟件工程師放到今天其價值還不如一個應屆生。
總結:機械工程師是拿錢燒出來的,,一旦被燒出來了會很值錢,,關鍵是越往后越值錢,悲催的是多數人沒有燒錢機會,。至于是否堅持,,如果不是發(fā)自內心的熱愛,還是先看看有沒有平臺給你燒錢再做決定,。如果真心熱愛,,還特別好學,能扛住工作前五到十年之內相對較低的收入,,耐得住寂寞每天投入兩小時以上有效學習時間,,就放心往前沖,突然有一天就會發(fā)現你一年的收入會比之前幾年的收入總和還要多,,工作可能還更輕松并富有創(chuàng)意,。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