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這行八年了 ,走的是標準的機械工程師路子,車間→裝配→繪圖→設計→做項目方案,從儀器設備開始一直做到生產(chǎn)線,,單臺零件數(shù)量從30個/臺做到現(xiàn)在1000個/臺左右。
入行第四年,,那時候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十米長生產(chǎn)線說搞就搞,各種氣缸模組往上一堆,,再搭個臺子,加個外罩,。后面某一天蹲廁所,,也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就想“我不就是在搭積木么,,沒意思”,,突然就沒了工作的熱情了,然后就開始頻繁的換工作,,進入迷茫期,。
一年半前,公司突然就想做生產(chǎn)線,,然后請了一個老博士帶隊,,我有幸被編入這個新的項目組。不得不說,,博士果然是博士,,一來就開始搞高端的高速生產(chǎn)線,只會用氣缸模組搭積木的我開始明顯感到吃力了,,無論我怎么做方案畫時序圖,,總感覺滿足不了設備的節(jié)拍,,最后開始將目光移向傳統(tǒng)機械結構——凸輪連桿。因為所有組件都是在用經(jīng)典運動機構組成,,而且老博士對每個參數(shù)計算都會刨根問底,,所以給了我從最基礎開始重新了解機械設計的機會。說實話,,到了這時候才是我第一次感覺自己是真正的在做機械設計,。(那時候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連續(xù)上了兩百多天班,,下班再看一小時書學習各種經(jīng)典機械結構,,最后把設備趕出來了)。
現(xiàn)在越做機械設計,,越感到自己無力,,真的什么都不懂。老博士太嚴格了,,先不談各種的計算,,力學分析這些,就連每個每個機構從基準端(大板)到工作端的設計組裝精度,、公差分配,、結構合理性和加工工藝等基礎都得從新開始學習,每天都在飽受受挫折,。
我感覺到自己的能力真的不行,,已經(jīng)失去信心了,現(xiàn)在在想退一步回去做做小儀器設備,,還是咬咬牙再堅持一會,,站在了人生選擇的岔路口。希望有過來人,、大佬指點一下迷津,,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