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折子 ' x: `# N# O0 C
那些愛看古裝劇的小伙伴們,,經(jīng)過都能看到這樣一個情節(jié),,在夜深人靜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劇中人物殺人越貨干壞事或者辦案時,,就會掏出隨身攜帶一個圓筒狀的小東西,揭開蓋子往里面吹一口氣,,就能將其引燃,,瞬間就能照亮周圍環(huán)境,還能用于點(diǎn)火,。 其實(shí)這個東西的名字叫"火折子",,它就是古人會隨身攜帶用來點(diǎn)火的“黑科技”就如同現(xiàn)代人所使用的打火機(jī)。 ! v! P X4 t3 M8 r& z+ |3 B
" x$ b, A6 f5 n/ }
+ C" h! E1 F% s7 ]; e i0 m9 d火折子小巧便于攜帶,,不用時放在身上,,使用時只需要扒開蓋子一吹或者是來回甩幾下就能開始燃燒,可以說是古人夜間外出照明或者點(diǎn)火的必備神器,。 4 g7 r; I( N0 U9 f; _9 n( F ~
火折子的歷史關(guān)于人類用火的歷史有著很遙遠(yuǎn)的歷史了,,當(dāng)古人不再對火產(chǎn)生恐懼后,就開始了利用火,,最早是從大自然雷擊后的山火中取得火種后,,就會長時間將其保留,,主要的辦法是不斷往火中添加木柴。 1 k2 g2 {/ k0 Z7 U
后來又開始發(fā)明和制造一些取火工具,,如鉆木取火,,還有從自然界中發(fā)現(xiàn)一種燧石,當(dāng)其與鐵器擊打后就會產(chǎn)生火花并引燃可燃物,,古人就用燧石與鋼制的火鐮作為打火工具,,所以也被稱為火石。
3 F, H! l4 V. N1 w& _$ |而在南北朝時期,,皇宮中的侍女發(fā)明了一種新的取火工具,,這就是火折子,火折子與火石比較更加小巧便攜,,而且火折子還能直接存儲的火源,,并且火折子并不是一次性的取火工具,,它可以在一段時間內(nèi)很多次重復(fù)使用,,特別適合在野外取火,如行軍打仗中燒火做飯,。
8 e |/ Z: L: c* n
后來人們根據(jù)火折子的形狀和結(jié)構(gòu),,用松木制作的小木棍上包裹一層硫磺,遇火就會燃燒,,雖然不能直接燃燒,,但是這應(yīng)該就是最早火柴的雛形。 火柴又比火折子更小巧便攜,,并且使用更加方便,,所以火折子可謂是火柴的前身。 " z+ O; Z. a9 t' e
在沒有先進(jìn)取火工具的古代,,火折子的誕生也充分體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也對后來的取火工具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3 Q: i$ n6 w, W 火折子的原理8 W! h8 P7 l8 ~! z9 ]
物體的燃燒需要幾個必備條件,,這就是可燃物,,氧氣以及達(dá)到著火點(diǎn),反之,,這幾個條件只要去除一個就能滅火,。 3 H+ b* j. k+ X! f; p
火折子從取下蓋子通過吹一下或者是晃幾下就能燃燒,也就是從火星的狀態(tài)變成了明火燃燒的狀態(tài),,這個過程在物理上也被稱為復(fù)燃,。 ; M0 E3 G- v& C) e# ]
在一個狹小半密閉的空間內(nèi),明火在其燃燒很快就會造成缺氧的環(huán)境,,燃燒的明火就會變成火星,,打開蓋子后就會重新獲得充足的氧氣,,就會開始重新燃燒。
3 W* n0 E& E3 x) C: \
8 h6 K+ O4 \$ g# g
, a6 j; M' x) D% x3 z而火折子在竹筒內(nèi)因?yàn)槿毖蹙蜁幱谝粋半燃燒半熄滅的狀態(tài),,但蓋蓋子時也不能太緊這樣會將氧氣完全隔絕,,火星就會熄滅,或者是在蓋子上打小孔以保證有一定量的氧氣進(jìn)入,。
/ \& I( F4 ^) \$ I5 i
打開蓋子就會獲得充足的氧氣而復(fù)燃,,其實(shí)這就是通過控制氧氣的濃度而控制燃燒的程度,這可見古人的聰明才智,。 : M8 z5 \* \1 `$ \& K
% ]$ }2 J- ^1 s/ V# F' V圖片來源:《探秘歷史:古代的火折子為啥一吹就冒火,?揭秘古代黑科技》 - R, m4 S( t2 o) `/ [
火折子制作過程
8 T! ?' j+ R- d' \+ ]# B& t @我們小時候在農(nóng)村曾見過,用白楊樹皮曬干后捆緊制成的火把,,可以在晚上點(diǎn)燃照明使用,,由于是捆緊的所以并不會快速燃燒,但是也不會熄滅,,一直有火星存在,,將火把晃幾下就會快速燃燒起來。 # i8 f! r, |* q& F7 G* [' ]
火折子的制造過程比較相似,,只不過將其裝在了竹筒內(nèi),;簡單的火折子是用粗糙的紙卷成緊密的紙卷,在卷的時候不能太松,,不然很快就會燃燒完,,也不能太緊這樣不容易保存火種,而且還不容易復(fù)燃,。 1 K: `9 G& ^& y4 S/ U! Z
而高級一點(diǎn)的火折子材料和工藝更加復(fù)雜一些,,用番薯藤作為原料,經(jīng)過浸泡一段時間后取出用石頭敲打變成纖維狀,,最后再將其與棉花和蘆葦混合在一起繼續(xù)捶打,。 ! e! _+ k3 ?* T# m& B
$ t* \! R$ @# Q6 Q' |' t圖片來源:《探秘歷史--古代的火折子為什么一吹就著?古人實(shí)在聰明,!》
+ T4 U9 \( o! j: @# C1 N最后晾干,,還要在其中加入松香,硫磺等易燃物質(zhì),,還有些火折子會在其中加入一些香料,,將這些原料放在一起后就像制作旱煙一樣卷起來,放在制造好的竹筒內(nèi),。
* p, F: t! B' ]8 b% l
1 {* r" P. n2 U7 ?, H圖片來源:《探秘歷史--古代的火折子為什么一吹就著,?古人實(shí)在聰明!》
2 t o; o7 r3 R火折子圓形外殼通常會采用竹子制成,長度大概在15厘米左右,,蓋子上也會打一些小孔,,以便很少的氧氣進(jìn)入到竹筒中。
3 H: G3 }7 B. Y c& b8 X G; `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火折子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像現(xiàn)代火柴以及打火機(jī)的出現(xiàn),,火折子也已經(jīng)逐漸消失,,現(xiàn)在也只能在一些影視作品中見到它的身影了。
$ O5 I# Z4 j3 k. ]7 s# y)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