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先介紹下討論的幾個對象:單一平面直徑變動量,;平均直徑變動量;圓度,;圓柱度,;橢圓度;檢測目標(biāo)為圓柱形零件
各位大牛們,,該次想貼出幾個定義,,討論其意義和是否可以通過對應(yīng)關(guān)系轉(zhuǎn)化來用其他幾個定義來解釋平均直徑變動量。
首先呢,,直徑變動量就是該圓檢測出輪廓后,,最大直徑與最小直徑之差。 單一平面直徑變動量呢顧名思義,單一個截面測得的輪廓所得結(jié)果,,而平均直徑變動量就是一個圓柱上每個平面輪廓測得結(jié)果的集合體之平均值,。
以下為我個人的觀點:
1.單一平面直徑變動量的定義可以等效為橢圓度,橢圓度定義為:長邊直徑與短邊直徑差,。比如單一平面直徑變動量0.5=橢圓度0.5(輪廓最大直徑-最小直徑差值)
2.圓柱度可以看做圓柱零件每個平面圓度的集合,,對圓柱零件的外圓面,圓柱度實際上可以說包含了圓度,,輪廓直線度,。
3.圓度和橢圓度存在一定的交合關(guān)系,,比如0.5的橢圓度可以約看做為0.25的圓度,。滿足0.25圓度,則必然滿足0.5的橢圓度要求,。
4.那么橢圓度的空間集合體:平均直徑變動量0.5,,可以使用圓柱度0.25來進行限制,其余圓度,、橢圓度都不需要多做標(biāo)注解釋,。如果沒有特殊的輪廓度,錐度要求,,也同樣僅用圓柱度來限制即可,。
不知各位大牛覺得這種形位公差的互相轉(zhuǎn)化,解釋 是否合理呢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