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運儀象臺是北宋時期蘇頌,、韓公廉等人發(fā)明制造的以漏刻水力驅動的,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系統(tǒng)為一體的大型自動化天文儀器。 8 ?% r# M; |$ ?# _1 V1 F8 ?* h
6 o& w4 X a5 N8 y2 C f' l
標志著中國古代天文儀器制造史上的高峰,被譽為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天文鐘,。& X. A) F% ]4 d
9 }; h9 m1 z& o. D W, I. R
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開始設計,到元祐七年全部完成,。它是中國古代的卓越創(chuàng)造,。其中的擒縱器是鐘表的關鍵部件。因此,,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等人認為水運儀象臺“可能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直接祖先”,。2 O7 F. G' x+ h8 p$ t: D
i- c3 S' F* c- x1 h
! A1 N4 \( [- t! \ D
& a H( u5 q( @: |+ l& t+ b, Q
整座儀器高約12米,,寬約7米,是一座上狹下廣,、呈正方臺形的木結構建筑,。其中渾儀等為銅制。全臺共分三隔,。下隔包括報時裝置和全臺的動力機構等,。中隔是間密室,放置渾象,。上隔是個板屋,,中放渾儀。這臺儀器的制造水平堪稱一絕,,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富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4 O9 k( x8 I- O! 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