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五一是個“打醬油”的
在漢陽紅光路譚李灣,,有一間上世紀80年代的廠房,,它是張五一的潛艇組裝基地,。漏風(fēng)的窗戶,、斑駁的墻面,讓你無法與造現(xiàn)代化的潛艇聯(lián)系到一起,。廠房中央立著一艘紅褐色的封閉船體,,形似大茶壺,四周焊花四射,,這就是張五一將于下月交付的第二艘潛艇,。據(jù)了解,該艇出廠價在20萬元左右,。
記者見到張五一時,,拖著一瘸一拐的雙腿,在廠房里來回指揮,,并不斷接聽電話,。
“潛艇工廠”有工人10來人,廠長張五一和技術(shù)員有單獨的辦公室,。說是辦公室,,其實是個廢棄平房,有一間教室那么大,,5張辦公桌上只放著一臺老式的臺式電腦,,沒有空調(diào),,窗戶連玻璃都沒有,掛著一塊紅色的塑料布擋風(fēng),。
提起那條瘸腿,張五一笑稱,,在造潛艇期間,,他在家換燈管時摔了左腿。醫(yī)生說,,骨折了,,至少躺3個月。因惦記著造潛艇的事,,張五一哪管什么醫(yī)囑,,沒幾天就下了床,一直瘸到現(xiàn)在,。
此前有媒體報道張五一時,,介紹他是中國民間造潛艇第一人李玉明的弟子。張五一笑著說:“其實,,最初我也是一個看笑話的,!”在李玉明造潛艇時,自己也擠在人群中看熱鬧,,與李玉明并不熟悉,。
第一次看到李玉明靠敲敲打打造潛艇,張五一的第一反應(yīng)是:“就這樣造潛艇,,完全是鬼鬧,,不是搞笑嗎?”但他仍然感激李玉明把他帶上了這條路,,而且他現(xiàn)在制造潛艇就用到了李玉明的鰭板專利技術(shù),。
張五一今年37歲,最高學(xué)歷是高中,,下崗前在武漢一家紡織機械廠上班,,現(xiàn)在的破廠房就是當(dāng)年他上班的工廠。得知他要造潛艇,,留守人員便宜租給了他,。
在張五一造潛艇之前,他和船最親密的接觸是焊接過玻璃鋼船體,。他明白,,靠純手工敲敲打打,肯定造不出合格的潛艇,。
與大家光看熱鬧不同的是,,張五一捕捉到了另外的信息:小潛艇其實有很大的市場,,一旦研制成功,商機無限,。張五一最初掏了3萬元,,資助李玉明研發(fā),但3萬元造了幾個沉到湖里的鐵砣砣之后,,連泡泡都沒冒一個,。
張五一還是決定下大本錢造潛艇。他掏出了全部家底,,并四處借錢,,后來朋友看到他都繞道走,“都被我借怕了”,。張五一統(tǒng)計了下,,前前后后投進去的錢有300萬元。
張五一執(zhí)著造潛艇
小潛艇增加新功能 可加裝機械臂 還能水下攝像
張五一向記者介紹了制造潛艇的總工程師李老師傅(應(yīng)本人要求,,總工李師傅為化名),。李師傅,今年已經(jīng)68歲了,。
李總工先頭也是一名看熱鬧的群眾,。李師傅告訴記者,自己曾經(jīng)從事船舶制造工作,,對潛艇有所了解,。他說:“愿意幫他們,不為錢,,而是被張五一這個年輕人不怕苦,,不怕難,敢闖敢干的精神打動,�,!薄爱�(dāng)時看到他們一次次失敗,連制作方向都錯得離譜了,,作為一個知情人不說出來,,不幫他們,不忍心,�,!�
李師傅說,因為住得近,,經(jīng)常去看他們試水,。有時秋天了,氣溫很低,,看到張五一一個人穿著個短褲頭,,泡在水塘里,,調(diào)試設(shè)備,一會上一會下,,“一個年輕人,,能那樣吃苦,真不多見,�,!�
在李總工的帶領(lǐng)下,記者進入到潛艇內(nèi)部探底,。圓形的進口剛剛?cè)菀蝗诉M出,下到艙底,,空間狹窄,,僅容兩人站立。正前方有個巴掌大的玻璃觀測孔,,面前是一排控制閥,。李總工說,“操作很簡單,,一教就會,。”排水閥門,,進水閥門,,方向舵,打開排水閥上浮,,打開進水閥下潛,,方向舵管左右。
在潛艇艙門邊,,還有一個掄式閥,。在緊急情況下,開動掄式閥,,可以丟下壓載潛艇的重物,,迅速上浮。
這艘潛艇還具備多種功能,,艇身前安裝了機械臂,,可以進行海底捕撈。此外,,他們還根據(jù)客戶需要,,可以在潛艇的前方加裝水底攝像設(shè)備,可將視頻畫面接到艙內(nèi),,監(jiān)控海底情況,。
造潛艇面臨資金困局
費勁“招商”無人敢投資
張五一說,,在賣出第一艘潛艇后,打電話的,、咨詢的,,接連而來。有管理水庫的,,想買潛艇用于閘門清淤,。最多的是沿海漁民,要用潛艇搞海底捕撈,。張五一打開手機電話簿,,只見里存了近百個要潛艇的客戶電話。記者看到,,這些電話全部來自于沿海地區(qū),,有山東、浙江,、遼寧等省,。
李師傅告訴記者,還有個別人對潛艇提出了特殊要求,,“有人要求續(xù)航能力達到1000公里,。我們造不出,也不敢造,。萬一是拿來偷渡,,那不是違法嗎?”
截至目前,,張五一簽了三份訂單,,客戶分別來自大連、蓬萊,、龍口,,都要在今年交付,其中有的客戶已經(jīng)付了定金,。在和客戶的協(xié)議上,,記者發(fā)現(xiàn)雙方把潛艇換了另外一名稱,叫做海底采集器,。張五一說,,這是規(guī)避風(fēng)險。
張五一很清楚,,靠這樣的廠房和設(shè)備,,他根本造不出工業(yè)化的產(chǎn)品。現(xiàn)在,,他與黃陂的一家船廠合作造潛艇,。那家船廠有特種船舶制造資質(zhì),,張五一接到訂單后,那家船廠就做他的代工廠,。
張五一說,,目前最大的是資金問題,“我現(xiàn)在只能一個月造一艘,,沒資金,。”買家一般只付2萬元訂金,,造好了,,驗了貨,安全沒問題,,才會付全款,,前期投入的資金都需要張五一拿出來。為此,,他四處張貼招商公告,,吸引別人墊資造潛艇,,總共只來了3個人,,聽他講了講,仍然1分錢也沒投,。
為何融不到資,?李師傅說出了他的分析:這種小潛艇,任何一個大船廠買過去,,都能馬上仿造出來,,甚至可以造得更好。之所以沒有大企業(yè)敢造這種小潛艇,,因為國家沒標準,,沒有標準,上千萬元的投入,,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也沒人敢承擔(dān)。
對這種分析,,張五一自有解讀,。“沒有標準,,我們就是要闖出個標準,,制定出標準來。標準也是人定的,�,!睆埼逡徽f得斬釘截鐵,。
記者連線張五一的首個潛艇客戶
大連叢志杰:下海撈參挺好用
大連金洲區(qū)人叢志杰,是張五一的第一個潛艇客戶,。張五一曾經(jīng)說,,我是第一個造出民用潛艇的,第一個買我潛艇,,并且使用的人勇氣也大,。
昨天,記者輾轉(zhuǎn)聯(lián)系到叢志杰,。在電話中,,叢志杰很爽朗地告訴記者,“用得還蠻好,,潛了幾十次了,。感覺就是在海底下,開起來沒有汽車那樣靈活,�,!�
叢志杰介紹,他在大連長�,?h搞海參養(yǎng)殖,,每年春節(jié)前后,都要請潛水員下海捕撈海參,。一般情況下,,一個潛水員下海一次,40分鐘捕撈能撈上來50公斤海參,,每次下潛支付捕撈費1000元,。潛水員一天只能下去兩趟,且危險系數(shù)高,,在有大潮水時還不能下潛,。
在看到張五一的潛水艇成功試航后,他有了利用潛水艇捕撈作業(yè)的想法,。根據(jù)叢志杰的要求,,張五一造出了能捕撈的潛艇。
在提貨前,,叢志杰看到張五一造廢了五六艘,,他還是相信最終成品會安全。張五一把貨送到長海后,,就一直待在海邊,,為叢志杰整整調(diào)試了3個月,有時直接跳到冰冷的海里。在張五一手把手的教練下,,叢志杰迅速掌握了下潛技術(shù),。
按照設(shè)計,這艘潛艇可以下潛30米,,但叢志杰表示,,并未用到極限,平常最多也就是潛到20米,。叢志杰列舉了用潛艇捕撈的優(yōu)點:不受潮水限制,,一次可撈10小時,相當(dāng)一天請了5個潛水員,,5個潛水員可以潛10趟,,用潛艇相當(dāng)一天省1萬元。按叢志杰的說法,,花15萬元買潛艇,,大大提高了采摘海參的效率,買潛艇的成本早已經(jīng)收回了,。
據(jù)叢志杰介紹,,在大連也曾經(jīng)有一個富商造過民用潛艇,但造價高昂,,是上千萬的觀光潛艇,,最后出口到泰國。但叢志杰需要的就是簡陋型,,不需要高精尖設(shè)備,,只要能下潛能捕撈就行,。叢志杰曾經(jīng)找到這位富商,,要他造這種捕撈小潛艇,但這位富商看不上,,不愿造,。
記者通過網(wǎng)絡(luò)搜索查證,在2005年,,確有媒體報道大連一企業(yè)家建造民用觀光潛艇并出口泰國的消息,。而本地知名船廠武船,在數(shù)年前就開始生產(chǎn)民用觀光潛艇,,主要用于國內(nèi)海底景區(qū)游覽,。
國內(nèi)還有眾多有實力的造船廠,萬一民用小潛艇的市場打開了,,張五一還有生存空間嗎,?他的民用潛艇將駛向何方?能否闖出一片天地,?在前途未卜,,政策不明的情況下,,該堅持,還是該放棄,?(來源:武漢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