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驗教訓值得學習,,謝謝分享經(jīng)驗。不過,,凡是普通車削加工與淬火之間有聯(lián)系的,,兩階段都很難處理的。小弟咨詢過許多熱處理師傅和專家,,雖然還是對熱處理不甚了解,,但有一條是肯定的:就是沒有人能夠知道熱處理之后工件能發(fā)生多大程度的改變,甚至有時根本無法斷定它的尺寸會變大還是變小,。所以,,需要淬火的,不僅需要事先留很大的余量,,還要事先設計好淬火后的精加工方式,。電火花盡管工效極低,,但它仍然能夠足量生存,,不僅因為它能夠加工異形,,另一個更大量的生存理由是因為它能夠輕松加工淬火件。前年我首次接觸淬火件變形的問題,,幸虧是在淬火前發(fā)現(xiàn)了,,當時已經(jīng)用12CrMoV進行了精加工,,以為只要淬火就萬事大吉了。誰知道拿去熱處理時,,師傅仔細詢問后加工要求,,我便愣住了------真系無知啊,竟然不知道熱處理會嚴重變形,!并且這個材料一般的脈沖熱處理不了,,早知道就用45#鋼來加工了。怎么辦,?因為零件要求非常復雜,,十幾道工序過后已經(jīng)花費不菲,最重要的是時間成本極高哦,。,。。想起每一道工序時那些師傅都問是不是還要熱處理,,我都不耐煩的說那不關你們的事兒,!我叫蠢得死,家住西郊受罪鄉(xiāng),。,。。最后,,一個熱心的淬火老師傅電話幫了我一點忙,。他說你這個模具型腔表面倒是不復雜,而且又不要求非常高的加工壓力,,不妨考慮一下表面火焰處理,,這樣沒有氧化層,也基本不影響精度,。,。�,?墒俏沂冀K找不到敢?guī)臀易鲞@活兒的,。,。。死馬當活馬醫(yī)吧,,按照老師傅的大致指點,我用氧槍均勻加熱到300度后猛然加大火焰,。模具遠端測到700度左右的瞬間,認為型腔表面應該已經(jīng)在900到1000度左右,,溫水噴霧刷刷刷幾下,!搞掂,。最后300度回火一陣,,型腔表面硬度達到了52HRC,,距離理想值5個硬度,,但也高于硬度要求下限8個,可以了。測量精度毫發(fā)無損,十分得意--------一個熱處理白癡第一次亂搞居然能蒙對,,哈哈,。話說回頭,,各方面我真的都是白癡級菜鳥,,各位前輩多指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