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鰻魚雞湯飯 發(fā)表于 2014-3-1 22:18 ![]()
謝謝大家的回復。
我想表達幾點自己的看法(看法很有可能是錯誤的),,在生產和研究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 ...
首先,你要分清一個概念,什么是剛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9%9B%E5%BA%A6
剛度是材料力學中的名詞,,定義為施力與所產生變形量的比值,表示材料或結構抵抗變形的能力,。
而你一直迷惑的是剛度與彈性模量的概念,。
彈性模量通常與剛度不同。彈性模量是材料組成的性質,;剛度是結構的性質,。就是說,模量是材料的內部性質,;剛度是固體的外延性質,,它取決于材料,形狀及邊界條件,。
所以,,你不能理解為材料本身的應變大小就是剛度大小。
你可以這么理解,,一根筷子,,你握住兩頭掘,這樣的一個整體彈性變形就是你的剛度,。同樣的,,你握兩根筷子,或者一根更粗的筷子,,你用同樣的力,,它的變形更小,這就代表了剛度的增加,。但是你筷子的硬度沒有發(fā)生任何改變,。這就使剛度和硬度的區(qū)別。
同樣的,,你拿一個按釘,,你可以輕松按進你的筷子里,但是你很難按進同樣粗細的鋼板里,。在這樣兩個變化中,,二者都沒有發(fā)生整體的變形,根本無法對比剛度如何,,只能說筷子的硬度(表面強度)小,,被擊穿了。
對于彈性變形,。一個皮球,,你一用力,,他就凹進去一塊,你一松他就回復成原形,,這個過程就是彈性變形,。同樣的,你拿一根橡膠棒,,比如你用100牛的力使其彎曲了10毫米,,這時你換了一根更粗的橡膠棒,你用100�,?赡苤荒苁蛊鋸澢�1毫米,。顯然,后者的剛度更好,,但是二者的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彈性模量)是一樣的,區(qū)別就是前者直徑小,,100牛的力均分后的均壓值大(應力大),,后者均壓值小。
所以,,剛度和硬度沒有直接關系,,和彈性模量沒有直接關系。
至于硬度測量,,多數(shù)硬度測量都是基于表面塑性變形的,,而塑性變形屬于材料屈服,跟彈模跟剛度更是八桿子打不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