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軸度主要是針對兩個柱面的位置公差,,兩個柱面的直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兩個柱面可能兩個都是外圓面,,也可能兩個都是內圓面,,也可能一個是內圓面一個是外圓面,例如臺階軸就是不同直徑的情況,,再例如減速箱上用來安裝軸的軸承安裝底孔,,這時候兩段柱面并非連續(xù)柱面,也就不可能測量全跳動,;當然一個外圓面和一個內圓面的情況就更不可能測量全跳動了
同軸度是分別確定兩段柱面的軸線,,然后測量軸線的間距,間距數(shù)據(jù)乘2得出的,。一般簡便測量的方法是以一段柱面作為不會動的基準柱面,,然后測量另外一段柱面的圓跳動,,取最大跳動值為同軸度數(shù)值,這是沒有辦法時候的辦法,,得出來的是近似值,,其中會有圓度造成的誤差。現(xiàn)在比較先進的方法,,可以使用圓度儀測量柱面多個截面的全表面,,生成虛擬軸線,這樣測得的同軸度比較準確,。
以上都是廢話,。全跳動的測量不能代替同軸度的測量,例如在某些安裝齒輪的軸的使用情況下,,我更關注同軸度,,因為同軸度過大,會造成齒輪的嚙合間隙變化過大,,從而造成齒輪的非正常磨損,。而對其全跳動測量只能測定其圓度和同軸度的綜合值,可能會出現(xiàn)齒輪安裝軸圓度不好,,同軸度很好的情況,,而這種情況則不是我所關注的。
雙內孔的情況,,就更不存在全跳動測量的這種情況了,,例如減速箱的軸承安裝孔,成對出現(xiàn),,只要求同軸度情況,,至于圓度只會影響到軸承外圈的接觸面積情況。
不知道這么說能不能說服樓主,,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