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樓主 |
發(fā)表于 2016-3-20 22:47:48
|
只看該作者
liucaiyong 發(fā)表于 2016-3-20 20:18 0 z( P) K7 A' a) U
這個東西,可能在首先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思維上,,跟不上,,有像樓主這樣,對思維去矯正的人,,一般是很少的,。 ... 發(fā)表于 2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這個東西,,可能在首先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思維上,跟不上,,有像樓主這樣,,對思維去矯正的人,一般是很少的,。人們都希望快速的獲得能力,,但是能力這個東西又是很玄乎的東西,如果在某項工作上,,那么需要經(jīng)過嚴密的邏輯和推理等訓練才能夠達到,。因此,個人覺得在日本的人接受到的思維模式和做事方式,,以及以一種站在客戶角度去考慮問題,,是不是一種整個的風氣和文化呢?% `) O$ w8 G5 F4 w: t }3 U/ X$ }
# K3 F$ m |' R6 N) R另外有個問題想問樓主,,樓主在念大學的時候,,看的較為多3得是哪方面的書?能否列出一兩門,,或是幾門覺得當時學的特別難,,但是到現(xiàn)在很有意義的課程呢,? C) P3 D9 n/ w3 K, Z# _! I$ P
8 Z/ ?, J' x5 e: a在我個人覺得,,可能對材料的理解這個東西在理論上應該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看到日本人寫的流體機械,,或針對淺層次的工程需要來設置,,避免繁瑣的理論推導,個人覺得也是重要的,。 @( e9 Y* |, e1 V3 U8 [" U
+ m3 Y; i+ W9 Z( {! s8 {# l想問下,,樓主當年學的是什么專業(yè)?
! D& K5 j/ U2 R5 t+ R5 @3 Q, M1,。人們都希望快速地獲得能力,,但是世間的獲得方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即時性的立竿見影的,,你付出10元錢,,馬上就會買到一盆鮮花;另一種是積微至巨的,,比如你每天澆水,,一段時間之后才能收獲鮮花。如果有浮躁的風氣,,那么前者會變成追尋的目標,,而能力這個東西,,往往是屬于后者的,正如你所說,,需要訓練才能夠達到,。' f% A$ S) L- c
4 n/ t9 `) F w, x/ T5 d' f2。在日本公司環(huán)境的思維方式里,,有一些“進一步”的思維習慣,。比如,一般作事情先會想,,“how to do it”,,然后目光不是放在事情本身,而是會進一步去想“do it for what” “it will become what”,,這里使用英文單詞但是是中文語序,,因為中文直譯“做它為什么”這句話的理解上有歧義,所以用英語單詞來表達,。(日語:何の為に,、どうなるの)。就是因為這樣的思維習慣,,會使得一些事情可以考慮得更多,,可以更好地進行下去。如你所述,,應該是一種風氣或者說文化,。: q6 \2 i D9 ^ D# Q5 d
" }- U) L0 l* e' |) V0 }* G" B/ `3。尤其是在豐田公司,,他們的口號是“向前考慮五步”(五つ先を読む),,那里面的人都很厲害。這句話我聽到過兩種理解方式,,一種是:你在陳述一個問題時,,要想到“聽者”可能會問什么問題,然后去想怎樣回答或者去想自己的陳述中不要有紕漏,,然后繼續(xù)考慮五步,。還有一個解釋是:“問五次為什么”。我聽到的一個案例是,,機器夜晚出故障了,,為什么,因為電氣信號出問題了,,為什么,,因為電線被咬破了,為什么,,因為有老鼠,,為什么,,因為更衣室里有食物,為什么,,因為垃圾桶沒人定期倒掉,,那么結論是,要定期清理垃圾桶,,以防止問題的再次發(fā)生,。案例記得不是很準確,大致是這個意思,。這個案例不夠嚴密,,如果有人在這里追究這個案例的細節(jié),那么,,追究細節(jié)是為了什么呢,,for what,為了推翻我的陳述么,,那么請做之,,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思維方式,我從南天門砍刀蓬萊東路,,你若問我眼睛干不干,,那么這話就沒法談下去了,在國內的論壇上,,不乏這樣的討論,。這樣的追究細節(jié)能夠變成什么呢?what it will become,,無謂的追究只會使發(fā)言者閉嘴,,這樣聽到的聲音也越來越少,,不能變成任何好的結果,,相反,聽話聽音兒,,會使我們見識更廣,。這就是上面第2點所要表達的思維方式的案例。這個問題本來想單獨寫一篇的,,今天看到你的回復,,就都打出來了。國內的思維方式和國外的思維方式,,確實有不一樣的地方,,這點更為重要,所謂的技術先進經(jīng)濟發(fā)達都是樹木的外表,,而他們的做事方式才是根本,,單純去羨慕外表或許是事倍功半,,而如果能夠學到他們的做事方式中的一些精髓,那么或許會有一些更為理想的結果,。
g4 B0 n& `2 [/ Q" h3 F% D# J- x
4,。念大學時讀的書,想了一些也沒想起來,。高考后放假的時候,,讀過兩本書,印象尤深,,劉墉先生寫的《我不是教你詐》,,卡耐基先生寫的《人性的優(yōu)點,人性的弱點》,,這是兩個系列的書,,現(xiàn)在感覺很有幫助。同時,,直到我去日本時為止,,我都是認為“讀書使人靠譜”,在日本研究室里我會問他們是不是都很喜歡讀書,,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后來才逐漸明白“做事和反省和改善,才會使人靠譜”,。至于大學的課程,,化工原理,里面有好多東西挺有趣的,,但是大學里的教師教得不夠易懂,,如果現(xiàn)在讓我教的話我會讓學生收獲更多,但是沒有機會了,。我大學本科的專業(yè)是,,化學工程與化工工藝。碩士專業(yè)是chemical system engineering,,都是化工,,工程口兒的。 t' B) n: j& t$ K; @2 V# f$ X. L5 B. E
3 D. X4 O5 D! `$ B0 E最后,,謝謝你的認真回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