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U. g* ^. z) P 昨天,,《第一財經日報》從奇瑞汽車,、長城汽車等多家公司獲悉,,今年7月份開始風傳"中國制造受阻俄羅斯"的消息并不確切,,隨著中國汽車出口俄羅斯大幅度增長,,俄羅斯對于中國汽車公司落戶本地已經開始出現松動,。
" D; R' D! }9 R8 D, V) f0 l% w
K7 ?* e; u/ q5 t
"進口銷售的代價實在太高。"長城汽車俄羅斯銷售部總經理龐金柱表示,,進口稅以排量計--2美元/毫升,,2.0L稅收高達4000美元。加上超過2000美元昂貴的運輸成本,在俄羅斯幾乎沒有滿意的利潤,,一旦實現本土化生產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他強調說,"本土化生產并非國內媒體傳說的停頓,,只要我們滿足俄羅斯方面的各項法規(guī)和政策需求,,俄羅斯生產很快就會啟動。"
5 e6 @; W+ e+ B2 b3 X6 h
8 y' |" i) I6 H+ ^/ Y 奇瑞,、長城汽車受阻的起因來自去年5月俄聯(lián)邦政府通過了關于2010年前發(fā)展汽車工業(yè)的戰(zhàn)略性文件,。按照這份文件,到2009年前,,在俄境內至少應有6個外國汽車大型組裝廠投產,,年生產能力達到105萬輛。為了配合該文件的實施,,同年9月份俄羅斯暫時采用了降低汽車進口配件關稅的措施,,將汽車配件的進口關稅由此前12%~15%降低到3%~5%。
3 \9 Z! y! r# ?( l$ @& G4 F6 Z
$ T- y& G7 h' F6 A" [- \" r
但此后俄羅斯汽車工業(yè)政策卻又發(fā)生了微妙變化,。今年6月份開始,,俄羅斯方面開始擱置奇瑞、長城汽車等中方提出的合作建廠計劃,。某國內汽車公司的俄方代表對記者表示:"這實際上是俄方在阻止'CKD組裝模式'在俄羅斯盛行,。"據其透露,俄羅斯本土的伏爾加,、高爾基等制造商針對中國企業(yè)熱衷的CKD組裝模式,,向政府集體提出抗議,直接導致俄羅斯新政的出臺。
/ M1 ^/ o3 ^( ?
& n/ \% ~ }. v" m
不過,,根據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的說法,,長城汽車的俄羅斯設廠計劃不僅僅是CKD合作模式,還包括關鍵零部件在內的一攬子合作計劃,。
( L. g W3 F4 ]- G* g: D$ l2 d5 ~+ C& C" E: q& Y2 Q2 n
北汽集團董事長安慶衡也對記者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我們在烏里揚諾夫州的合作包括整車組裝和關鍵零部件配套投產,。"他樂觀地表示,,北汽集團在俄合作項目發(fā)展順利,"2008年之前可以實現俄羅斯本地化生產,。"
9 R, @1 X! A G2 {; w9 { A
0 w$ u. C+ B" X& \4 g4 D 奇瑞汽車國際部副總經理趙毅則稱,,俄羅斯方面已經開始重新審視中國企業(yè)的投產計劃,"最遲在明年,,會對中國汽車企業(yè)的投資計劃給出樂觀的答案,。"
8 v4 q0 u7 A6 \. @$ H" J9 W* b7 o2 @, h
由于價廉物美,俄羅斯對于中國汽車的需求日益擴大,,這將是中國汽車企業(yè)在俄羅斯最大的資本,。記者從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獲悉,上半年我國共對俄羅斯出口汽車8361輛,同比增長204.26%,;出口金額為7776萬美元,,同比增長206.63%。這個數量幾乎達到了去年全年的出口數量(2005年出口數量為8619輛),。在8361輛的出口產品中,仍以乘用車為主,,其中表現較突出的是長城和中興。(第一財經日報 衛(wèi)金橋 發(fā)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