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qh196 于 2020-12-24 10:16 編輯
5 m% R- a0 v5 x* O) S2 |# S5 K
8 B# A! h% g, ~預備熱處理中,,正火與退火(工藝的應用)——主要是指“機械零件”使用的材料。例如國標GB/T 3077中的80個牌號,,40Cr,、30CrMo、35CrMo,、42CrMo,、20CrMnTi......;GB T699 優(yōu)質(zhì)碳素結(jié)構(gòu)鋼中的28個鋼號,,20,、45鋼等,。. d7 N% s4 ?& x5 e7 [, I: e
2 G8 b1 |4 z( T2 k3 i7 z# _7 {0 Y*正火的目的:
! Z4 C" ?0 P, } ^1 V [正火加熱溫度在Ac3+(30~80)℃或Accm+(30~80)℃,使奧氏體充分均勻化后再空冷,,能細化晶粒,,消除過共析鋼的網(wǎng)狀碳化物。正火得到的是片狀索氏體組織,。有些加熱溫度選擇在Ac3+(100~150)℃,,然后空冷處理,這種處理方式是高溫正火工藝,。正火處理也是過熱組織經(jīng)常采用的挽救工藝,。+ \/ `5 ?4 t0 ]& s/ K* e
正火的目的:& x% C8 |0 f# S4 [" a+ h& ~
1)改善碳含量較低銅材的切削加工性。 2)中碳結(jié)構(gòu)鋼要求不高時,,可代替調(diào)質(zhì)作為最終熱處理,,起到簡化工藝的目的。 3)消除過共析鋼的網(wǎng)狀滲碳體,。 4)消除缺陷,,細化晶粒,改善組織,,為最終熱處理作準備,。 正火不僅可作為預備熱處理,對子某些w(C)為0.4%~0.7%的鋼種也可以作為最終熱處理,。
! |6 a% v+ y) L9 q7 O, s5 H6 B( w4 b& u0 }
) Y/ F; P4 @5 b _: J* s, l5 A
*退火的目的:
: v; M* q4 h0 ~" {4 ]1 I [退火是將鋼加熱到適當?shù)臏囟�,,保溫一定時間,然后隨爐緩慢冷卻,,從而獲得接近于平衡態(tài)組織的熱處理工乙,退火時發(fā)生的轉(zhuǎn)變屬于珠光體轉(zhuǎn)變,。退火的目的如下:: E: u! {1 ?, @ C: g4 B
1)降低工件碳度,,以改善切削加工性和塑性加工性,消除殘留應力,。 2)調(diào)整晶粒和組織,,為淬火作好熱處理準備。 3)通過退火擴散,,消除組元元素和雜質(zhì)的偏析等,,消除前道工序所造成的缺⊠,降低淬火變形,、開裂傾向,。 根據(jù)鋼的成分、退火目的和要求的不同,,退火類型可分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均勻化退火、去應力退火及再結(jié)晶退火,。
$ }. [2 W5 E& s/ u% w2 b; \; v* d
; l) o f- t# z p+ |1 D, B$ j*退火,、正火工藝的選擇與應用:2 d% n4 w0 t+ F" P7 h% p9 m; {& Q
[1.退火和正火區(qū)別 Q! j6 M: e* w" J- W8 u
(1)加熱溫度退火和正火的加熱溫度送擇區(qū)域的下限溫度基本一致,正火的上限溫度一般高于退火,。 (2)冷卻退火的冷卻方式有兩種,,一是爐冷,二是等溫退火,。爐冷工藝簡單,,但必須控制冷卻速度,一般碳鋼的冷卻速度小子100~200℃/h,,合金鋼小于50_100℃/h,,高合金鋼小于20~50℃/h。以獲得片狀珠光體為主,。 正火的冷卻一般是在空氣中冷卻,,冷卻的強度高于退火,以獲得托氏體,、索氏體為主,。必要時來用專用設備來控制冷卻速度。
) y+ C' b: ~" E6 C ^$ z, M0 g5 `2.退火和正火在工藝路線中的位置 退火和正火工序在整個零件的工藝路線中的安排順序或位置見圖2-9,。 (略)
" s9 x- y# u6 ? d4 K' v' ?4 P$ Q, F/ _# w& ?+ K' c9 }
3.退火,、正火工藝的選擇與應用 1)要求降低硬度或消除內(nèi)應力時,可選擇低溫退火(或再結(jié)晶退火),,不必要進行完全退火和球化退火,,例如冷成形的各類制晶、機械加工后的特鍛'焊件等,。 2)亞共析鋼的特鍛焊件等要細化晶粒,,要求采用完全退火工藝,組織經(jīng)重結(jié)晶后才能達到細化晶粒的目的,。 3)對于共析鋼和過共析鋼常采用球化退火工藝(見圖2-6中1,、4、5),。例如軸承鋼和工具鋼,,由于它們大多數(shù)是共析鋼和過共析鋼,預備熱處理必須遼用球化退火,,因為這類鋼最終淬火前的最住組織就是經(jīng)球化的組織,。但是它們在球化退火前,往往必須先進行正火處理,,以消除網(wǎng)狀碳化物,,而球化退火是不能有效地消除司狀碳化物的,。一些重要工件還采用周期(循環(huán))球化退火工藝(見圖2-6中2),使碳化物均勻'布,。尺寸小,、形狀簡單的工件可以通過淬火及高溫回火得到球化碳化物(見圖2~6中3)。 4)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鋼組織中的鐵素體較細小且分布均勻,,其硬度在160~230HBW范圍內(nèi)時,切削加工性最佳,,對于w(C)小子0.4%的低碳鋼或低碳合金規(guī),,往往采用正火工藝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因為若工件硬度太低,,在切削過程中刀具上將形成積屑瘤,反而使切削加工性變差,。但是對于一些合金元素較多的鋼,,盡管w(C)低于0.4%,仍以退火來提高切削加工性為好,,如30CrMnSiA,、8CrMoAlA等。 經(jīng)正火處理的低碳鋼由于硬度低達不到要求的表面組糙度時,,可采用噴霧冷卻,、不完全淬火等方法提高硬度。 5)若要消除魏氏組織需采用完全退火或正火工藝,,在實際生產(chǎn)中常采用正火二藝,。 6)對于大鍛件的主抽等結(jié)構(gòu)件,在調(diào)質(zhì)前需進行多次正火,。第一次正火溫度最高,,以后每次正火溫度一次比一次低,以獲得細片狀索氏體,,為最終熱處理作好組織準備。 7)某些碳素鋼,、低合金鋼工件在淬火返修時,,可用正火消除內(nèi)應力和細化組家。高碳,、高合金工模具鋼在淬火返修時,,用退火來消除非平衡組織(貝氏體、回大馬氏體),,獲得索氏體后再重新淬火回火,,以防重新淬火時產(chǎn)生變形或開製,。/ k6 E1 W% Q$ t6 |# m, C h2 v/ ^
0 Z! u' H% l( x7 p% D) M8 L
( P2 f; @% v9 W, G3 E
完整文字見(2件)附件:: a0 |4 x) k. B/ t% @8 a
3 `8 i" j7 j) {9 M" b1 @4 C( a* f! L0 c4 ?* F8 Z$ e
*注釋:摘自汪慶華編著,《熱處理工程師指南》[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g' y- a+ Q% y
4 {( N" l7 q" Z8 s+ B% N8 W7 D
% P; B/ v% n6 q/ W
/ K- P7 T* C+ X& R
* ]+ |- t& W* x$ P$ X3 _2 X
4 Y5 l# J9 B' e3 j. ]9 _
: Y- s$ r1 R5 @& E0 a" Y+ ?/ F( E. X) r
: y. b" I2 ?2 d9 S7 O2 a/ z
5 `4 e+ X0 V6 N) R0 R; i2 ?
退火——加熱后,隨爐緩慢冷卻,;5 l" o( s- h9 ~, D
正火——加熱后出爐空氣中冷卻,。4 Y. u3 `* O$ ^: z
同一個鋼種、同一個尺寸,,零件退火后比正火后軟些,!
* D" }/ z* n' R) A6 ^# l7 w6 v2 J f在工藝路線中怎么排序:圖2-9進行了說明,可以對號入座,!; P. {, M% J) V# M5 U& }
' `) G% F h( v9 w. n2 w* Y7 a F( v. X! `: E" P d+ o
8 W! H* X& {& F0 I
" |% s9 Y" D9 k* j# }; O
/ [& B8 R0 H/ |7 _5 x& t7 V, x+ X9 p
6 x* k; L* U- y" P2 T' a5 |" W+ e0 x* n( |) K; p
" C3 _& A9 m5 k1 a
: }/ ^; g& s& t. ?# E#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