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沒來社區(qū)逛,,感覺有點陌生,。今天來嘮叨嘮叨,,聊聊自己對機械工程師這個崗位的看法,。
1.機械工程師這個崗位要付出萬分的努力,,否則真的很難發(fā)大財,,普通的能勉強養(yǎng)家糊口吧,,這個就不想解釋了,打工的心知肚明,。
2.機械工程師這個崗位真的需要感興趣,,非常非常感興趣的那種程度,。我改行后曾經帶過幾個徒弟,沒有一個是真正對機械感興趣的,,內心純粹認為自己就是給老板打一份工,,干得了就干,干不了就送快餐,,其中一個還真去廣州送快餐,,讓學有限元學仿真不想學,他們會認為平時都靠經驗多,,到送審發(fā)現真要用到了,,完蛋,最后還得等我這大叔級的先學會了再手把手的教,,我在想我要是什么都有時間精力自己包辦,,我還要你們干嘛,不是我不想教,,是真的恨鐵不成鋼,。
3.機械工程師這個崗位真的需要讓自己成為全才,不是樣樣精通都可以,。以前以為的會cad會三維軟件就能包打天下是不存在的,。盡量多掌握機電液的基礎知識,懂現場制造與調試,,還要懂一些設計計算以及仿真分析,。最好能找到到一份成功的案例,并在前輩的引導下順著流程進行模仿訓練,,然后項目中在辦公室,、各種會議、車間以及安裝調試現場等各種場景進行磨練,。
老實說很多國內私企的機械項目,,很多都是你抄我,我仿你,,真正能搞定從理論到調試的機械工程師真沒幾個,,我也是半桶水,很多東西都要自己業(yè)余時間摸索,,因此有一份國內外成熟的案例非常重要,。我記得當年口罩機很火的時候,往上有一份非常全面的口罩機設計資料,,機電氣都有在里面,,自己抄抄圖紙,還可以進行有限元分析以及電液仿真,小伙伴可以嘗試一下,。
很多人會不屑一顧,,說這種做資料的事情不就在電腦上搞搞就能完成了,何必吹得神乎其神�,,F在經濟不景氣,公司可能想著一個人就能全部搞定,,不需要養(yǎng)那么多人更好管理,。其次,項目中很多與自己對接的人可能不太清楚或者他們本身就不接觸這一塊,,我們得跟人家解釋清楚,,現場遇到問題也能及時幫助解決。這樣的工程師難道不會水漲船高嗎,? 印象最深的就是2020年因為行業(yè)的一次設備事故,,相關部門要求以前沒做要求的非標設備必須進行強制送審,從那天會議開始到今天,,我都在一邊摸索一邊完成項目資料,,天天處于忙亂當中,所幸很多次都能有驚無險過了,,但新的項目還得接著堅持,。
前幾天搞精密機械的老領導打電話問我要個工程師,說要全能型的,,要懂設計,、出圖、BOM表,、標準件訂購,,非標件下單、數控編程與夾具調試,、客戶安裝調試指導,,只會軟件或者編程的不要,沒時間培養(yǎng),,待遇隨便開,。我只能說沒有,有我也不放
4.這點最重要,,除非父母安排相親,,否則建議先找好女朋友再報到上崗,很多機械行業(yè),,連蚊子都是公的,,千萬別告訴我這樣的辭職理由,頭疼也無奈。
這幾點大家可能會吐我滿身口水,,這算哪門子狗屁看法,,但確實是我的真實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