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iyusheng 于 2023-1-4 14:10 編輯
如果我們現(xiàn)在打開日本富豪榜單,,會發(fā)現(xiàn)都是咱們的熟面孔。一個快時尚巨頭優(yōu)衣庫老總柳井正,,一個軟銀老總孫正義,。
但是,如果說這排名第二的 滝崎武光,,是不是很多人就懵逼了,。其實日本首富的位置,基本上就這三個人輪著坐,。但是,,江湖上卻鮮有滝崎武光的傳聞,就算是在日本本土,,他也像一個謎一樣,。 滝崎武光是日本企業(yè)基恩士的創(chuàng)始人,而就跟這個創(chuàng)始人一樣,�,;魇恳彩� “ 一家裹著面紗不允許報道的公司。 “
但這個默默無聞的隱形大佬,,卻堪稱日本最賺錢企業(yè),,是日本市值第二的公司,僅次于豐田,。 基恩士的主要業(yè)務,,是做自動化傳感器、機器視覺系統(tǒng),、測量儀,、數(shù)字顯微鏡等工廠自動化領域,像是汽車,、半導體,、電子電氣設備,、電信等等都有它的應用。 而在機器視覺市場,,基恩士和美國的康耐視,,幾乎壟斷了全球 50% 以上的市場。 當然了,,這 50% 的份額里,,占大頭的還是基恩士。,。
但這些都不算重點,,他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作為制造企業(yè),, 毛利率卻達到了可怕的 80% ,。
啥概念呢?對于制造業(yè)這個行業(yè)來說,,平均毛利率如果能到 30%,,都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就比如日本三菱,,它的電機業(yè)務毛利率最高也就 28.2% ,。就連老大哥蘋果,它的毛利率也只到了 42% ,。
這么一比,,你就能想象到基恩士到底是有多么地賺錢。
這樣一家?guī)缀跬耆珱]有新聞報道,,但是卻在制造業(yè)舉足輕重的龍頭,,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因為創(chuàng)始人上一次接受采訪,,都已經是十年之前的事情,。而與企業(yè)的相關報道,也是少之又少,。 所以,,差評君只能通過網上的各種信息,拼湊出這樣一個日本巨頭的發(fā)家歷史,。
要講基恩士,,就得先從他背后的大 boss 滝崎武光聊起。
滝崎武光并沒有讀過大學,,他在念完工業(yè)高中的時候,,就和當時的所有日本青年一樣,在學校罷課、游行,,對社會現(xiàn)狀充滿困惑,。 沒過多久,滝崎覺得光是學生的這些小打小鬧,,根本沒有辦法改變現(xiàn)狀,。于是,這個激進的少年干脆選擇了—— 輟學,。 當時沒有完成學業(yè)的滝崎武光,,選擇投身社會,用實業(yè)的方法來改變日本,。 但是,,夢想雖然很美好,可現(xiàn)實還是給了這個充滿抱負的少年一記響亮的耳光,。 高中畢業(yè)之后,,滝崎武光先是去了一家做控制設備的制造商打工,積累經驗和資本,。 沒過多久,,在他 24 歲的時候,就嘗試創(chuàng)辦了一家電氣設備的制造公司,。但是,無奈生意不順,,公司經營不下去了,。 之后,他又嘗試為一家制造商開了家分包公司,,最后也慘遭失敗,。 連續(xù)兩次創(chuàng)業(yè)失敗之后,已經年近 30 的滝崎武光又回到了人生的起點,。如果是一般人,,恐怕已經認清了現(xiàn)實,灰溜溜回去上班了,。
但是,,顧不上傷感的滝崎武光,馬上又開始了人生的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 1974 年,,已經 29 歲的滝崎武光,成立了勵德電機公司( Reed Denki ),,也就是基恩士前身,。公司主要生產自動線材切割機和冷凍食品自動化生產的電子控制設備。
好在這一次,,自動切割機的生意有所起色,。尤其是自動線材切割機,,他們穩(wěn)定地給電線、汽車等制造商們供貨,。 這次的創(chuàng)業(yè),,似乎剛要冒出一點成功的苗頭。
結果,,這個時候,,滝崎武光卻選擇—— 把這條已經占銷售額 15% 的切割機工廠,全部賣掉,。 說實話,,很難想象經歷了兩次破產的人,居然還敢就這么砍掉自己的一條 “ 胳膊 ” ,。
之所以走出這一步險棋,,一方面是因為切割機雖然生意不錯,但是利潤率只有 20% ,。這個利潤率,,對于滝崎武光來說,太少了,。 而另一方面,,當時的 豐田因為板材沖壓事故非常困擾,昂貴模具總是因為鈑金錯誤遭到損壞,。 這個時候,,滝崎站出來提了一個主意—— 用傳感器來探測潛在的事故。 他們專門為豐田研發(fā)了一種傳感器,,防止金屬板的雙重進給,,預防模具故障。 在滝崎武光看來,,傳感器才是生產線的眼睛,。只有把眼睛睜開,才能確保生產線的運行,。 把自動切割機的產線全部砍掉之后,,基恩士開始全線投入制作傳感器。
基恩士視覺系統(tǒng)在 LED 產線上進行品質檢測 ▼ 而滝崎武光也正是在豐田的車間里,,開發(fā)出 了自己的第一個傳感器,。并從此,成為了豐田穩(wěn)定的合作伙伴,。 之后,,就像滝崎說的那樣。當時的日本泡沫經濟繼續(xù)膨脹,拉動了當時剛剛蘇醒的汽車,、電子工業(yè),、半導體等制造業(yè)。 而自動化生產線上的眼睛—— 傳感器,,自然也跟著日本經濟一起起飛了,。 就是借著這一股東風,滝崎武光揚帆起航了,。把公司搬到了大阪,,更名為基恩士,從此向著全球最強的傳感器之王進發(fā),。 在轉型后的第二年,,公司就完成了敲鐘上市。 而公司的客戶從豐田,,擴大到了 NEC ,、日立、東芝,、新日本制鐵,、武田藥品工業(yè)等等大企業(yè)。
從之前的兩次失敗中,,滝崎武光明白了幾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沒有必要打廣告。 留住客戶的唯一方法,,就是信賴,。這可能也是基恩士一直默默無聞的原因。 而第二件事,,就是對于高利潤的無止盡追求。
當初決定關閉自動切割機工廠之后,,基恩士還下令關停了手里其他工廠,,只保留了 20% 的應急工廠線。 其余制造業(yè)務都交給了外包公司,, 讓企業(yè)成了徹頭徹尾的光桿司令,。 而這一切,為的就是不做低利潤,、低價值的業(yè)務,。 這事放到現(xiàn)在來看,似乎并不稀奇,,畢竟有蘋果這樣成功的先例,。 但當時正是日本的泡沫經濟時期,在那個年代里,不光是民眾們,,日本的制造企業(yè)也沉浸在夢幻泡影里,。 它們不計成本地投入,盲目地擴張子公司,,并且相信靠著經濟增速,,一切的付出都可以被收回來。
只有經歷過兩次低谷的滝崎武光始終謹小慎微,,走了一條完全相反的路,。 關停工廠之后,基恩士干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設計和研發(fā)看成自己的 企業(yè)命根,。 在大阪總部的走廊和會議室的巨大化石。 基恩士認為,,如果公司不繼續(xù)進化,,也可能成為化石
基恩士有 70% 產品,都要做業(yè)界首創(chuàng),,出手就是一個世界最新款,。并且產品售價,往往是同類商品的 5 倍以上,。
如果是別人說,,可能差評君會覺得在吹牛皮,我家二姨夫喝醉的時候,,也不敢這么吹的,。 但是,基恩士這套說法,,卻有的是說服力,。因為下面這些,都是基恩士的成績,。
而為了留住這些高精人才們,,基恩士也打出了一張不能拒絕的王牌,那就是—— 高薪,。 在 2020 年,,基恩士員工的平均收入達到了 16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一百一十萬,。是當時日經 500 指數(shù)中,,擁有 100 名或更多員工的公司中最多的。 不僅如此,,為了激勵員工搞研發(fā)和工作隊的熱情,。公司除了每月的獎金外,, 還將營業(yè)利潤的一部分作為獎金返還給員工。 真正地做到了多勞多得,,為自己的公司產品,,留住了人才。 有了扎實的高利潤產品之后,,公司的下一件事就是把這些高利潤產品推銷出去,。 但是, “ 古怪的 ” 基恩士卻把 專業(yè)的經銷商從自己的制造流程名單里,,完全剔除了,。 他們所有的產品,都是直接供給各個工廠,。
大部分制造企業(yè),,用的都是 經銷商模式,這些分散在各地的經銷商,,可以有效拓展客戶,,增加他們的購買渠道。 這樣一來,,制造商們可以專心制造,,把銷售的活丟給專業(yè)的人去做。
但是,,基恩士卻覺得,, 只有他們自己的設計師才最了解自己產品的真正優(yōu)勢。 所以,,基恩士的員工中,,有 70% 的人員組成都是銷售。
在基恩士的官網,,差評君甚至找到了一個銷售獨有的板塊 ▼ 這些銷售們都是理工科出身,,并且對自己負責的幾百種產品的技術了如指掌。 除了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工廠里,,他們還需要直接和各個工廠的工程師們對接,,擔任工廠們的顧問。 如果一次無法解決問題,,那么下一次,銷售們一定會帶著工程師和解決方案來到工廠,。甚至,,有時候還會對各個工廠的員工進行技術培訓。
之所以能走這樣的模式,,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產品的高利潤,,而另一方面,,就是基恩士的速度和能力。 所有的工廠訂單都能在一天之內,,給到報價和方案,,換做是其他制造商,起碼需要一周,。 更離譜的是,,這些基恩士的訂單,都能做到當日出貨,,并且最快在一天之內送到各家工廠手上,。 目前,基恩士的這套直銷直供模式,,已經推廣到了世界各地,。 分公司開設到了全球 46 個國家和地區(qū),設立了 230 個辦事處,。
有了得力的銷售團隊和扎實的產品鋪墊,,再加上自己的 “ 閃電物流 ” ,基恩士這個從日本泡沫時代中誕生的企業(yè),,硬生生走出了一條自己特殊的路,。
當初,關閉生產線,、砍掉工廠,,甚至是拋棄經銷商,每一個決定看起來都過于瘋狂,。 但現(xiàn)在,,已經獲得結果的我們,知道滝崎武光當初斷腕的決定,,賭贏了,。 自動化流水線的眼睛,也幫助這個當初的小鎮(zhèn)青年,,坐到了日本財富金字塔頂端的位置,。 而滝崎武光這幾年已經辭去基恩士董事一職。原本就非常低調的他,,更是從幕前徹底隱去了,。
或許,之后江湖上關于他的傳說,,只會越來越少,。
但是,人會消失在時間進程里,�,?赡切┱钴S在生產線上的一個個傳感器,,卻能永遠按照著既定程序運行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