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o* K& X' j% o% v1 W
臨近年末,,中韓造船業(yè)訂單爭奪戰(zhàn)日趨激烈,。時隔兩個月,,韓國造船業(yè)單月接單量終于再次超過中國重回第一,但中國船企今年累計接單量依然遙遙領先韓國30個百分點,。 # ^# t l# L- r, G0 _/ }
據(jù)克拉克森11月7日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今年10月,全球新船訂單成交量為60艘249萬修正總噸(CGT),,以CGT計同比減少了44%,。其中,韓國承接了18艘154萬CGT,,以62%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中國承接了34艘82萬CGT,市場占有率為33%,,位居第二,。 ; b" ~+ v- l6 a1 M2 a1 J9 \% P
今年前10個月,全球累計新船接單量為1324艘3369萬CGT,,比去年同期的1670艘,、4405萬CGT減少了24%。其中,,中國承接了823艘1933萬CGT,,以57%的市場占有率穩(wěn)居榜首;韓國承接了184艘893萬CGT,,以27%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二,。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承接新船訂單同比下降了9%,,而韓國同比則大幅減少了41%,。 + W. ?+ U, p- K$ {5 T$ w# p5 e
今年前9個月,以CGT計,中國造船業(yè)的接單量占全球總量的比例高達60%,,大幅領先韓國35個百分點,。通過10月份的追趕,中韓兩國今年以來的接單量差距已縮小為30個百分點,,但中國船企依然遙遙領先,。
* M( g7 B0 M- g/ |9 R) U0 n; H- n" _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球手持新船訂單量達到1.2258億CGT,,環(huán)比減少了40萬CGT,。其中,中國手持新船訂單量達5906萬CGT,、占比48%,,韓國手持新船訂單量為3868萬CGT、占比32%,。
# I; K' F* D9 g/ X
此外,,新船價格在10月份持續(xù)上升。今年10月底,,克拉克森新造船價格指數(shù)(Newbuilding Price Index)為176.03點,,環(huán)比9月份上升了2.65點,同比上升了14.06點,。按船型來看,,17.4萬立方米以上LNG運輸船為2.65億美元,與9月份持平,;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為1.28億美元,,與9月份持平;超大型集裝箱船為2.33億美元,,比9月份上升了300萬美元,。
+ c8 {) N c6 ~0 w8 E! `0 V
進入今年以來,中國和韓國展開了激烈的訂單爭奪戰(zhàn),。迄今為止,,中國在1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8月份,、9月份均奪得接單第一的寶座,韓國僅在2月份,、7月份和10月份登上榜首位置,。中國已經(jīng)對韓國形成了持續(xù)壓制的態(tài)勢,。 $ X7 J. I/ S# v, |$ S
韓國業(yè)界人士表示,由于韓國造船企業(yè)手持訂單量持續(xù)增加,,已經(jīng)確保了未來3年以上工作量,,因此以充足的工作量為底氣,采取了選擇性接單策略,,集中承接了市場景氣度上升的LNG船等高附加值環(huán)保船舶,,這也表明比起單純的接單量,韓國船企對訂單的收益性更加注重,。
& D+ Q4 X) v5 p ^0 N+ s% I: G
今年以來,,韓國累計接獲訂單僅為743萬CGT,同比下降46%,。尤其是上月訂單量僅占總訂單量的6%(12萬CGT),,遠遠落后競爭對手中國船企1799萬CGT的訂單量。因此,,韓國媒體擔憂2010年代長達10多年的“造船業(yè)蕭條期浮現(xiàn)”,。但是HD現(xiàn)代、三星重工,、韓華海洋等韓國三大船企都表示“沒有大問題”,,顯得很淡定,。 ' S. @/ r0 g5 Y9 }' F3 k
截至目前,,HD韓國造船海洋今年以來承接的新船訂單達143艘(座)、201.9億美元,,實現(xiàn)其全年接單目標157.4億美元的約128%,;三星重工承接了26艘、66億美元的新船訂單,,達到年度接單目標95億美元的69%,;韓華海洋承接了14.7億美元的訂單,僅為全年目標69.8億美元的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