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上孤舟 于 2009-6-30 10:34 編輯 8 [* q/ v( u E: ^9 Y& A3 b+ ^
8 K: ]1 x0 f7 x6 i( h, @2 s; x
軸承是精密的機械基礎件,。由于科技進步的迅速發(fā)展,,客戶對軸承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制造廠提供符合標準,、滿足主機使用性能的高質量的產品固然重要,,但正確使用軸承更為重要。筆者在近幾年從事摩托車專用軸承的技術工作中,,經常碰到這樣的問題,,即軸承經檢測是合格的,但裝機后軸承出現卡滯或使用時的早期止轉失效,。主要表現轉動卡滯感,、工作面嚴重剝落,保持架嚴重磨損乃至扭曲與斷裂,。經失效結果分析表明,,屬于軸承本身質量問題并不多,多數是由于安裝使用不當所造成,。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就軸承常見的失效模式與機理作些膚淺的綜述,以期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 o( g0 b$ s/ Q! k. B$ N 一,、軸承的失效機理1.接觸疲勞失效8 `! L" c* o0 I* z/ |% |# S! x* n
接觸疲勞失效系指軸承工作表面受到交變應力的作用而產生失效。接觸疲勞剝落發(fā)生在軸承工作表面,,往往也伴隨著疲勞裂紋,,首先從接觸表面以下最大交變切應力處產生,然后擴展到表面形成不同的剝落形狀,,如點狀為點蝕或麻點剝落,,剝落成小片狀的稱淺層剝落。由于剝落面的逐漸擴大,,而往往向深層擴展,,{TodayHot}形成深層剝落。深層剝落是接觸疲勞失效的疲勞源,。2.磨損失效
3 T; y. F% t A- i: c( s- x* r6 Q 磨損失效系指表面之間的相對滑動摩擦導致其工作表面金屬不斷磨損而產生的失效,。持續(xù)的磨損將引起軸承零件逐漸損壞,并最終導致軸承尺寸精度喪失及其它相關問題,。磨損可能影響到形狀變化,,配合間隙增大及工作表面形貌變化,可能影響到潤滑劑或使其污染達到一定程度而造成潤滑功能完全喪失,因而使軸承喪失旋轉精度乃至不能正常運轉,。磨損失效是各類軸承常見的失效模式之一,,按磨損形式通常可分為最常見的磨粒磨損和粘著磨損,。& c$ d: y6 h$ I* ?# c. }3 a
磨粒磨損系指軸承工作表面之間擠入外來堅硬粒子或硬質異物或金屬表面的磨屑且接觸表面相對移動而引起的磨損,,常在軸承工作表面造成犁溝狀的擦傷。硬質粒子或異物可能來自主機內部或來自主機系統其它相鄰零件由潤滑介質送進軸承內部,。粘著磨損系指由于摩擦表面的顯微凸起或異物使摩擦面受力不均,,在潤滑條件嚴重惡化時,因局部摩擦生熱,,易造成摩擦面局部變形和摩擦顯微焊合現象,,嚴重時表面金屬可能局部熔化,接觸面上作用力將局部摩擦焊接點從基體上撕裂而增大塑性變形,。這種粘著——撕裂——粘著的循環(huán)過程構成了粘著磨損,,一般而言,輕微的粘著磨損稱為擦傷,,嚴重的粘著磨損稱為咬合,。3.斷裂失效
V) O, ^* [6 N# A" R 軸承斷裂失效主要原因是缺陷與過載兩大因素。當外加載荷超過材料強度極限而造成零件斷裂稱為過載斷裂,。過載原因主要是主機突發(fā)故障或安裝不當,。軸承零件的微裂紋、縮孔,、氣泡,、大塊外來雜物、過熱組織及局部燒傷等缺陷在沖擊過載或劇烈振動時也會在缺陷處引起斷裂,,稱為缺陷斷裂,。應當指出,軸承在制造過程中,,對原材料的入廠復驗,、鍛造和熱處理質量控制、加工過程控制中可通過儀器正確分析上述缺陷是否存在,,今后仍必須加強控制,。但一般來說,通常出現的軸承斷裂失效大多數為過載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