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伏櫪 發(fā)表于 2012-4-4 05:38 ![]()
電腦有了故障很久,,開啟后過了段時間就自動關機,。只是這個時間長短不定,有時兩三個小時,,有時十來分鐘 ...
【電腦有了故障很久,,開啟后過了段時間就自動關機。只是這個時間長短不定,,有時兩三個小
時,,有時十來分鐘。
昨晚花了好些時間寫跟貼,,偏偏忘了這個情況,。結果就在已經(jīng)完成點擊發(fā)出的時候,,突然黑
屏。
只好重新寫過,。
說到齒輪的齒高,,其計算基準為分度園。你在21樓按照首樓給出的徑節(jié)5/7計算,,并且因首樓
有說明“l(fā)ong addendum意為“長的齒頂高”",,覺得這個齒輪的齒頂圓直徑和齒根園直徑似乎都有
錯誤。
也去首樓看過,,發(fā)現(xiàn)你沒有引用完整,。完整的句子是“l(fā)ong addendum spur gear"。我是外文盲,,
借助谷歌和百度,,好像把它理解為“長齒高配合齒輪”更確當一點。
這樣,,按齒高徑節(jié)7計算這個齒輪的齒頂圓直徑,,得到的數(shù)據(jù)大約為66.1。而首樓給的尺寸是
66+0.2,,應該沒有錯,。
這個齒輪的分度園直徑58.86
分度園內(nèi)的齒深=(58.86-48.25)/2=5.31
比徑節(jié)5=25.4/5=5.08,約大0.23左右,。按國標0.25,,齒隙應為1.27;按我記得的一種英標0.157,,
也應該有0.80,。這個數(shù)值和它們相比較均不符合,不過多少還有齒隙存在,。這樣,,這個齒輪
,好像與“長齒高”勉強可以符合,。樓主在上一樓說起ANSI-6.7 1977,,能找到當然好,希望能夠
得到正確答案,。
至于你覺得我的作圖沒有考慮齒隙,,誤解了,請再看看14樓的作圖,。只是齒隙系數(shù)我按0.157
計算就是了,。】
謝謝彭老師的長回復和指導,,我一一回應,,包括技術的與非技術的,。
1.我的經(jīng)驗是如果是較長的回復,最好在記事本上寫好后,,拷貝至論壇,,以防瀏覽器奔潰。再不濟,,就在word中寫,,有時自動保存還有希望恢復部分內(nèi)容。
2.【并且因首樓有說明“l(fā)ong addendum意為“長的齒頂高”",,覺得這個齒輪的齒頂圓直徑和齒根園直徑似乎都有錯誤,。】這不是我的原意,,也不是我的邏輯,。“覺得這個齒輪的齒頂圓直徑和齒根園直徑似乎都有錯誤”是根據(jù)我的計算所得出的猜測,,我說明“l(fā)ong addendum”的意思是表明這個是正變位齒輪,。不過后來樓主在26樓回復,尺寸和公差都是照搬原圖,,那么顯然,,我的猜測是不對的,可以進一步得出,,樓主的這個齒輪的齒頂高系數(shù)和頂隙系數(shù)非標準,。
3.long addendum并非是我有意不完全引用,而是認為后面的兩詞不影響我的翻譯,,也不會曲解圖紙愿意,。其實我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四個單詞,而且我深知這幾個單詞的意義,,我因為工作的原因,,早在畢業(yè)時就知道了這幾個詞,看齒輪的圖基本不用翻字典,。spur gear的意思是“正齒輪”,,也就是直齒輪,,long addendum spur gear的直譯就是“有長齒頂高的正齒輪”,,翻譯地雅一點就是“正變位直齒輪”,彭老師的翻譯應該是受到了翻譯引擎的誤導,。在這點上,,希望老先生采取晚輩的翻譯。
4.我沒有說樓主的齒頂圓算錯了,,我只是不確定這個尺寸是樓主自己算的還是原圖的,,因為66和我算得有矛盾了,,雖然我的60.0799也在公差范圍之內(nèi)。我是以設計者的意圖來考慮這張圖紙的,,假如我寫設計計算書,,那直徑一定是寫66.0799(假設是對的),再圓整為66,,而且一般齒頂圓都是負公差的,。
5.分度圓永遠是理論設計尺寸,只能是55.88,,而不是55.86,,彭老師似乎是打錯了。
6.【按我記得的一種英標0.157】彭老師應該比晚輩熟悉我國早期的齒輪標準,,我還沒有研究過,,我找到了這個出處,見下樓,。
7.ANSI-6.7 1977,,我有空也一定找找這個標準。
8.關于正確答案問題,,竊以為,,這里不是考試,沒有必要爭個對錯,,當然對樓主來說,,只要心里有答案能解決實際問題就可以了。對于我來說,,還是一直有的觀點,,我在意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我關心的是和彭老師和樓主的討論中學到點東西,,至于結論或者答案就在其次了。
9.是我誤解您“沒考慮齒隙“了,,對不起,。呵呵,關于ha*和c*,,我會在回復樓主26樓的內(nèi)容時有所體現(xiàn),,希望老師也參與給予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