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把刀用好 于 2012-3-25 21:12 編輯 1 m5 |5 ~, S6 s8 j
1 q0 n. j# ?( d6 C4 N 來論壇時間不長,,之前一直打著高效生產(chǎn)的旗幟“到處宣揚”,。但是由于客觀環(huán)境所限制,,不能提供有強有力的實例讓大家評鑒。前幾天受大版“慫恿”,,想靜下心來寫點東西讓大家參與討論,。可惜心有余力不足,,心里還留著早年寫命題作文的陰影,。只能鬧騰點數(shù)據(jù)湊合著發(fā)一個吧。因為這個話題涉及的面比較廣,,個人能力所限,,僅僅是拋磚引玉提供一個話題,讓各位能人義士可以熱烈討論,。
( h1 d0 a8 l5 T+ N2 j9 Z 今天,,我想舉一個鉆孔的例子來對比普通生產(chǎn)方式和高效生產(chǎn)方式的差異,。主要是從零件的加工成本上分析,因為質(zhì)量成本交貨期永遠是機械加工尤其是零部件加工的命門�,。ㄓ捎诓皇菍I(yè)財務(wù)人員,,為了減輕工作量,忽略一些固定成本和一些占比例非常低的變動成本如房租等)
, ~# ^1 A! J0 R1 h: b/ q1 f分析前,,我們先把加工材料和兩種加工方式采用的刀具及相關(guān)參數(shù)列出! e; H- Z- w( \* A/ z" O
5 j# E) s3 z" ^2 r9 I. A. G$ O1 G
9 Z; ]+ h$ i: m$ o
1.首先我們分析下傳統(tǒng)方式下采用的設(shè)備等& O9 V" b: B+ o+ k# t* s/ B
! V( v6 c @+ ^9 d$ p
普通鉆床,,按5000元一臺計算,鉆工按薪水福利3500計算,。$ o( ~7 T: A9 e3 ~# K( {
7 W* x' y/ M N( A* s
2.簡單分析下加工成本
# P# o4 _8 {# y; _; B' ^( O3 K# G( f F. f( W9 ~0 r
' D) F! s& r+ J6 R$ h7 A# E3.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方式中成本最高的為人力成本8 m# y6 W# g! J5 d
8 ]9 h% @" s" y
也難怪,,傳統(tǒng)方式就是勞動力密集型啊。
4 x6 O3 X& q2 n9 c O
- u( X) S; m0 G5 x; v$ n4.下面我們看高效方式
( S4 l1 h" L5 y- P6 S5 `7 c' M/ H# f0 s& H& o( u
我們選擇30萬左右的鉆攻中心
4 p9 r# z% d$ g3 S3 p0 n$ x! f3 J; A
* k* }* C( g) W5.單件成本) J( V! A2 u# _ I3 S5 h
) o" r$ C( u! M) @. W- U9 k
z3 [/ G# W7 {6.成本分析
$ F' m) z. T- h8 G+ v* ~7 J; G& z; |% `
理所當(dāng)然,,刀具成本占份額最大,。人力成本只占小頭。
9 y3 U6 j" k7 ?8 r9 Y( f6 K- L. R, G$ w) z5 V
由于,,高效方式更依賴于設(shè)備,,解放了人力。所以我們還可以按照一人兩機的方式來分析,。
8 d% D( V9 g6 w, B' v7.一人兩機,,按每臺機算2000的人力成本。0 Y& N, s* g* R3 W! j4 c
8 i( ]- P' ]# |1 k$ ?2 d. ^; M% b. j) Z) _5 k2 I
8.加工成本) `' j! Y" _1 V+ ~# k" G9 e! F
f. _# q0 O* |' R! [2 w
9 b, k- r5 b3 l- G9.成本分析3 u% E6 K# K5 X' [; ^
' s" a- _6 J7 H- {, `8 b
2 }8 H2 }& k) a0 @; p. |; F3 D 不難看出,,高效生產(chǎn)就是擺脫勞動力密集型的傳統(tǒng)方式,,轉(zhuǎn)向技術(shù)密集型。人力也需要,,只是需要的不是熟練操作工而是技術(shù)人員,。而且由于人力成本所占比例不高,使得人員薪資的增加和引進高素質(zhì)人才成為可能,。而傳統(tǒng)的勞動力密集型行業(yè)由于人力成本占了大頭,,一旦有人力資本有個風(fēng)吹草動,那么對整個產(chǎn)品的成本將是致命的影響,。再者,,人總是會追求更舒適更安逸的工作和生活。現(xiàn)在的勞動力的吃苦耐勞已經(jīng)不能同20年相比了(也不需要去比較,,在這里只是為了說明兩種加工方式用來做下比較),。傳統(tǒng)加工方式的環(huán)境相對來說比較惡劣,開放式的操作也容易引起人員的傷害,,所以人力資源的流失也是在所難免,。由于人不是機器,效率往往會隨著勞動時間的增加而下降,,而且各個操作者的熟練程度不同,,效率也不同,。因此生產(chǎn)的均衡性就受到限制。而由于更依賴于人力,,所以往往會發(fā)生少數(shù)崗位的熟練工流失就造成工廠生產(chǎn)的癱瘓,,或者是關(guān)鍵崗位的熟練工成了大爺。諸如此類等等等等,,廢話少說,,還是留給大家來討論吧。) i4 Q/ N' o, w+ ]
1 f9 T, c) l' Z) p" Q: [. S: a' }$ j* B$ |1 W# e- V1 S7 ^! m
$ G) X* {. X- @& b$ i/ i0 L2 S# J) c9 C
& H+ c, t$ K, b( P4 o, N' G$ q5 K2 a. b8 n: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會員
x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