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種小批量的采購確實是比較頭痛的,,購人員有一定的技術基礎,,會更好做(當然現(xiàn)在重視這方面的企業(yè)不多)。分享一點個人經(jīng)驗:; }9 I+ p: u6 w% W4 S5 k% k
/ ~2 r' M3 S/ L: _) v這類采購,,我是比較喜歡盡量集中到三兩家供應來做,,這樣工廠容易賺到錢,產(chǎn)品熟悉后,,效率也更高,,配合度也會更好,工作中的溝通也更有利,,好處是很明顯的,。但是找這樣的供應商不太好找,需要層層篩選,、一般需要具備以下幾點:
% P. k4 [3 h8 b9 T9 f1,、規(guī)模要與采購量匹配,質量狀況與產(chǎn)品要求匹配:如果拿著小單找大工廠,,除非是現(xiàn)成品,,不然大多效果不會好,對方如果把你當雞肋,,這活自然就干不好了,,而且大工廠做小批量產(chǎn)品,成本上基本不太會有優(yōu)勢,;如果找太小的工廠,,質量管控、交期,、產(chǎn)能都是問題,也不合適,。同樣對于質量方面的要求也是這個道理,。
, E( P. c4 t9 K3 U/ V& ~: e8 O2、設備種類稍多一些:小批量多品種一般都會用到多種加工設備,,供應商能減少外發(fā)量,,對質量、成本,、交期的控制都更有利,,但也要注意綜合考慮第一條。1 M# M$ Z$ c* x5 V1 J
3、技術要好:原因就不解釋了,,說說篩選吧,,我一般挑幾個比較有代表性和產(chǎn)品,讓對方盡快給個工藝,,從工藝里能看出對方的技術,,還有質量意識。備注:不熟悉的工廠,,在報工藝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經(jīng)常不太配合,,這也是很正常,畢竟經(jīng)常有不上道的采購方去套人家工藝的,。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先給出一個工藝,消除對方的顧慮,。0 [( n7 N) [: l
4,、做事要實在些:我是經(jīng)常在上一條提到的,先報出己方工藝時,,故意留一些破綻,,看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刻薄嘲諷的,,或是將錯就錯忽悠你的,,再或是看不出破綻的,基本在這里就刷掉了,。那些會合理的指出錯誤的,,會作為重點的考察對方。
% _5 S7 l' n- h4 @5,、總體價格要合理:太高的,,太低的都不太可取,原因前面禪師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8 S! h; K- E- Z3 x' }3 i$ k
這什么是“總體價格”呢,,小批量多品種,供應商一般沒有太多時間去仔細算成本,,很多人會采取“材料成本*難度系數(shù)”的方式,,或是計算成本時按經(jīng)驗估 算,這樣就容易出現(xiàn)個別產(chǎn)品價格明顯偏高或偏低的情況,,但是這類情況對長期合作基本不會影響,。' ?* W* T8 I2 L0 b4 d
6 t1 \) ?& y% b
先想到這些,啥時候閑了再補充 1 h" |2 I/ w- c. c
1 x! s) C% k8 m& S1 y7 c- c# t
& w" _1 |) ^- G! A, O,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