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劉巖利老師 2005-4-13 19:51:00 發(fā)表的貼子
寫這個帖子的人,,是賣交流伺服電機的吧?內(nèi)容基本正確,,但是,,不全面。樓主用于對比的幾個部分,,有些是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的,。
1、控制精度不同
顯然,,樓主不知道步進電機驅(qū)動器有“細分”的概念,。兩相步進電機的步進角是1.8度沒錯,但是,,現(xiàn)在64細分的驅(qū)動器也很常見了,。注意,這個時候,,電機是200*64=12800個脈沖轉(zhuǎn)一圈,。而市面上常見的交流伺服,編碼器不過是2048或者2500線的,。當然,,有17位編碼器的電機,不過,,步進驅(qū)動器也有256細分的,。從分辨率而言,交流伺服還是要高一些,,但是遠沒有樓主所寫得那么夸張,。而且,,既然是說控制精度,那么,,用過伺服的人都應該知道,,伺服的動態(tài)重現(xiàn)性是分辨率的多少倍。就常規(guī)設計而言,,選型時,,要把重現(xiàn)性指標乘以5作為伺服反饋的分辨率。這樣,,伺服的控制精度真的比伺服好嗎,?
2、低頻特性不同
當步進電機細分數(shù)達到32以上時,,基本就沒有低頻振動的問題了,。而伺服想保持一個準確、穩(wěn)定的低速,,用過的人應該知道參數(shù)有多難調(diào)(只要速度,、不要位置的話,還好做一點)
3,、頻矩特性不同
對于轉(zhuǎn)矩,,需要補充一點,伺服本身是沒有保持力矩的,,而步進電機有保持力矩,。區(qū)別在于,伺服電機的所謂靜止,,實際上是一個動平衡的過程,,電機不會真的停在指定位置上(所以交流伺服的重現(xiàn)性要定到反饋分辨率的3-5倍,而步進電機重現(xiàn)性可以比分辨率更高),。
4,、過載能力不同
這個沒有什么可說的,不過對于力矩浪費的說法,,還是有點意見,。很多步進驅(qū)動器提供了半流功能,,在不需要全力矩輸出的時候,,可以降低電流,減小力矩,。
5,、運行性能不同
丟步確實是步進電機的致命缺陷,但是,,伺服就可以不考慮加減速的曲線嗎,?你真給一個階躍信號試試,,電機會有多大的抖動。不過抖歸抖,,最終還是會停在正確的位置上,,這確實比步進強。如果是定位控制,,這個抖動無所謂了,,如果是過程控制,誰敢這么用,?
6,、速度響應性能不同
因為交流伺服可以有瞬間大扭矩輸出,所以加速性能可能比步進強,,不過松下加到3000RPM用幾毫秒,,先試過再來說話好不好?而且說到響應,,那就不能不說交流伺服的本質(zhì)缺陷——滯后,。一般電機,速度環(huán)響應2毫秒,,位置環(huán)響應則很少看到數(shù)據(jù),,一般認為是8毫秒。說到快速起停,,伺服總是手其響應頻率限制,,而步進電機基本不用考慮響應時間的問題。用步進電機可以很簡單的做到一秒起停100次,,每次移動20微米,,用伺服大家可以試試看。
步進與伺服,,無所謂優(yōu)劣,,各有適用場合而已,一般來說,,大負載,,高速度的應用,不要用步進電機,,但低負載,、低速度的場合,高細分的步進性能比交流伺服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