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接到一個案子,,比較頭疼,。跟壇里大俠探討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客戶需求:
1.想要改善目前的生產(chǎn)模式(機械手代替人工);
2.兩類產(chǎn)品的工藝如下:
天窗導軌類:
擠壓→切斷→彎曲→時效→沖壓→CNC→去毛刺→表面處理
設計范圍:彎曲,、去毛刺
側(cè)窗類:
擠壓→時效→切斷→沖壓→CNC→去毛刺→表面處理
設計范圍:沖壓,、去毛刺
注意點:
A.零件材質(zhì)為鋁型材,時效前硬度只有3~4度,,時效后硬度為9~11度,。
B.沖壓、CNC均會產(chǎn)生毛刺,,硬度越低毛刺越大,。
C.要將必要的檢測工序放入,。
D.計算產(chǎn)能和工序節(jié)拍時間,。
E.考慮生產(chǎn)線類似產(chǎn)品的通用性。
俺目前的方案是,,彎曲&沖壓工序機械手單工站對機臺(一對一),,實現(xiàn)上料、放料,、下料功能,。在CNC上實現(xiàn)去毛刺,依舊用機械手自動上下料,。大俠們有啥好的想法可以探討探討,。
有幾個細節(jié)問題:
1.用機械手+CCD檢測沖壓孔位與彎曲度。
2.塑料條要人工提前預安裝,,然后放到來料小車上,,機械手抓取、放料,,待彎曲,、沖壓完成后拿料,但是如何拿掉塑料條呢,?用夾爪氣缸夾住兩根塑料條,,機械手拿掉產(chǎn)品放到下料位置。如此。但是整體的節(jié)拍又降低了,。,。。
跟大家探討探討,,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附件是人工操作的視頻
鏈接:http://pan.baidu.com/s/1eRb9WJo 密碼:i0p0
鏈接:http://pan.baidu.com/s/1bohLKkR 密碼:q73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