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收看羅羅日記。 本次報道的主要內容有: 1. 什么是軸承的預緊,? 2. 什么是定位預緊和定壓預緊,? 3. 定壓預緊和定位預緊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 4. 什么時候需要預緊,?什么時候用定壓預緊,?什么時候用定位預緊? 5. 預緊量是多少,?怎么測定預緊量,? 6. 如何根據速度,設定動態(tài)預緊力,? 接下來歡迎收看具體內容,。 角接觸球軸承的應用及力傳遞示意圖 前幾天,我在某站看到一個設計,,里面用了角接觸球軸承,。 結構如上圖。 咋一看,,好像有點不對勁,。 因為從力的傳遞來說,可以不用內定位套,。 例如,,當力從軸的右邊傳遞過來時,首先經過右邊軸承的內圈,,然后傳遞到其外圈,,再從外圈傳遞到外定位套,,再從這個外定位套,傳遞到左邊軸承的外圈,,最后從左軸承外圈傳遞到基座上,。 同樣的道理,假如有外力作用在軸的左邊,,力的路徑也會像示意圖中虛線所示的那樣,,最終傳遞到端蓋上。 所以,,看起來不需要內定位套,。 那么,是這個設計有問題嗎,? 仔細想想,,其實并不是。 這里的內定位套,,實際上有一個作用,,那就是設定軸承的初始預緊力。 這種設定方法叫做定位預緊,。 其實還有一種預緊方法叫定壓預緊,。 這兩個名字是不是在哪里聽過? 沒錯,,我們在《滾珠絲杠和梯形絲杠有什么區(qū)別》那篇文章中也有提到,。 那么,什么是軸承的預緊,?什么是定位預緊和定壓預緊,? 所謂預緊,就是讓軸承的滾動體和軸承的內外圈保持緊密接觸,,這常常是需要施加一個外力來實現,。 以深溝球軸承為例來說明。 有預緊和沒有預緊的對比 圖上a所示,,如果沒有預緊,,軸承頂部和軸之間有游隙,,當軸受到向下的力時,,軸承底部的球受壓產生彈性變形,導致軸的理論軸線向下移動較大的距離,。 而如果有預緊,,也就是如圖b所示,因為滾動體事先受到壓力(軸向施加的壓力),,已經產生一定的彈性變形,,再施加和圖a相同的徑向壓力時,底部的球也會產生彈性變形,但是變形的量,,沒有圖a所示的那么大,。 也就是說有預緊時,軸的理論軸線向下移動的距離減小,。 這就是有預緊和沒有預緊的區(qū)別:有預緊提高了剛性,,當然同時也提高了傳動精度。 而預緊的核心就在于,,通過外部提前施加一個力,,使得滾動體和軸承內外圈緊密接觸,產生一定的彈性變形,。 那么,,對于我們上面一開始就提出的結構,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看,。 預緊力傳遞示意圖 其實左端的螺母,,會施加一個向右的力,這個力一部分通過左邊軸承的內圈作用在球體上,,然后傳遞到外圈和外定位套上,,一部分力通過軸承內圈傳遞到內定位套上。 當然,,因為左端螺母的旋動會帶動軸向左移動,,軸右邊的軸肩會施加一個力在右邊軸承的內圈上,這個力也最終都傳遞到內定位套和外定位套上,,和來自左邊的力達到平衡,。 在內定位套材料和左端螺母施加的力一定時,預壓力F1的大小取決于內定位套的尺寸,,因為它決定了軸承內圈可以到達的位置,。 沒錯,這就是定位預緊的來歷,。 可以想象一下,,比較恰當的情況是,內定位套尺寸和外定位套尺寸相同,,預緊力F1,,通過內定位套產生一定的形變來施加。 如果內定位套的尺寸變長,,比較糟糕的情況是,,螺母上的力無法施加到球體上,全部被內定位套吸收,,不能產生預緊力,。 如果內定位套的尺寸變短,,比較糟糕的情況是,螺母上的力根本不會傳遞到內定位套上,,全部被外定位套吸收,,這個時候就相當于沒有內定位套。 OK,,到這里,,我們明白了什么是預緊,以及什么是定位預緊,。 那么什么又是定壓預緊,? 軸承定壓預緊概念 很簡單,就是靠螺旋彈簧或者波浪彈片等結構,,施加一個恒定的壓力,。 因為彈簧及彈片對微小位移不太敏感,所以它的預緊力波動很小,,基本維持不變,,所以叫定壓預壓。 到這里,,我們發(fā)現,,軸承的預緊和滾珠絲杠的預緊(甚至是導軌的預緊,比如交叉滾柱導軌的預緊),,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都是讓滾動體和附著體緊密接觸,產生一定的彈性變形,,以提高剛度和精度,。 好了,我們來總結一下定位預緊和定壓預緊的優(yōu)缺點,,及實用情況,。 定位和定壓預緊對比 工程中,我們用得最多的是3類軸承,,角接觸球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以及深溝球軸承。 角接觸球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一定需要預緊,。 而深溝球軸承可以預緊,,也可以不預緊。但最好有預緊,,防止振動產生噪音,,我們一般用波形彈簧來預緊,,因為占用的空間比較少,。 關于軸承的預緊結構,,預緊的目的和預緊特征,預緊量等,,這里有2張表格,,我覺得總結得不錯,貼上來,,留個記錄,,方便以后翻閱。 軸承預緊對比(NTN)
" K1 I2 v/ g8 _$ _
軸承預緊對比(KOYO) . y( z6 o) Z" y
角接觸球軸承的預緊量
. G' Z& z/ V8 r* d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預緊量,,只是某品牌的推薦值,不同的廠家,,推薦的預緊量有所不同,,實際使用時,按照廠家的推薦使用就好,。 上面所說的,,都是提前設定好預緊量,有些情況下,,動態(tài)的預緊量更適合實際應用,。 比如切削主軸。 因為理論上,,在高速時,,離心力將會作用在軸承滾動體上,這時用輕預緊較好,,可以減少發(fā)熱延長軸承使用壽命,。 但是,低速運行時,,希望主軸有高剛性,,所以又需要高預緊。 這就要求根據不同的速度,,來決定不同的預緊力,。 怎么實現呢? 我了解到,,有一些結構,,比如下面這兩幅圖。 使用離心力動態(tài)調節(jié)預緊量 核心調節(jié)結構是圖中的離心裝置(centrifugal device),,離心裝置中的黃色部件會受到綠色部件的離心壓力和自身的離心力,,而產生彈性變形,其兩只腳會收縮與張開,,從而實現對靠近它的右端軸承的預壓調整,。 使用電磁鐵動態(tài)調節(jié)預緊量 這個原理就更簡單了,,利用電磁鐵(electromagnet)的電流控制,,實現電磁鐵的出力控制,,從而實現預緊彈簧(Preload Spring)的壓力控制,。 當然,,實際設計中,,我們基本不會涉及到需要動態(tài)預緊的情況,。 這個也是我在翻閱資料時,,無意間了解到的,。 所以做個筆記,,萬一哪天要做動態(tài)預緊,,也方便找出來再研究研究。 相關閱讀: 《滾珠絲杠和梯形絲杠有什么區(qū)別,?各應用于什么場合,?如何選用?》 http://97307.cn/thread-1010435-1-1.html 《5個來自歐美的優(yōu)質電磁鐵供應商,,再也不怕選不到合適的電磁鐵了》 http://97307.cn/thread-984878-1-1.html
5 i& f3 H' g( v# `5 Y6 b / c& I' k) I6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