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來!新問題新挑戰(zhàn),,看看大家對于這個基礎(chǔ)的問題怎么看待,! |
| ||
點評
因此我的理解沖床上飛輪加配重,,一方面是死點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沖壓時對慣性力矩的利用
零翼大俠,,這里只是對輸入力和輸出力的關(guān)系做分析,,是不考慮慣性力矩及摩擦力因素的(或者說相對輸入力可以忽略)。理論上曲柄力臂越長,,機(jī)械效益越大,但是曲柄尺寸重量就越大,,因此我的理解沖床上飛輪加配重
修正下這個方程,,再回頭研究是不是正比的問題。
大俠,,這段文字本身就有問題,。微小轉(zhuǎn)角做功的時候,平衡扭矩的只有滑塊壓力嗎,?你的轉(zhuǎn)動慣量不考慮嗎,?假定一個微元的前提是微元內(nèi)前后邊界直近似相等,,而不是絕對相等。而這個近似差就是你的慣量變化量
大贊,,你肯定看的懂我那方程組,,至于剩下那些耍嘴皮的,呵呵了
我主要不是很理解,,在所謂的死點的位置不是,,飛輪的扭矩不是沒有給滑塊做工了嗎,那給出去的力應(yīng)該是最小的啊
| ||
| ||
點評
好的,,先謝過大俠了
好的,,先謝過大俠了
不好意思,我按不偏心曲柄滑塊推論有點想當(dāng)然了,,在接近最遠(yuǎn)端時確實是偏向角在增大,,傳動角在減小。稍等我再看看,。
大俠,,不好意思想再打擾一下,我怎么看都是當(dāng)前的狀態(tài)轉(zhuǎn)動到23成一直線的時候是偏向角在增大的啊
謝謝這個哥了,,這個力這里是可以懂了,,那么那個死點的位置能不能轉(zhuǎn)過去呢?各有各說法,,都快混亂了
主要是不能孤立的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做分析,,要極限到直線的那一刻
如果你用過壓井的話,,那個機(jī)構(gòu)是曲柄滑塊的變形,手柄就是曲柄,,只不過轉(zhuǎn)不了一周,,你感覺是越往下壓費勁還是開始時費勁(不考慮靜摩擦力)
評分
| |||||||||||
| |
小黑屋|手機(jī)版|Archiver|機(jī)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4-5 09:42 , Processed in 0.07547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