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nsigne 于 2017-5-12 11:17 編輯
去年我的同學吳曉波寫了一篇紅遍大江南北的文章,就是中國很多人到日本去買馬桶蓋,。不久前我去西班牙的巴塞羅那移動通訊大展,和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有過一次座談,,任正非也講到了馬桶蓋,,還講到他跟軟銀比較熟。軟銀的總部在日本銀座,,他一去軟銀就看到周圍停滿了中國來的大巴,,大巴來干嘛?就是買各種各樣日本商品,。中國改革開放已經(jīng)37年,,中國制造在五百多個工業(yè)品類里面有差不多40%的產(chǎn)量都是全球第一,但為什么我們的消費者還要到各地去買各種各樣的東西,?
在不久前結束的兩會上,,工信部部部長苗圩一語驚人,,說中國制造在全世界制造中排在第三梯隊,第一美國,;第二歐盟,、日本;第三中國,,而且要追上最前面的歐美,,他還要30年。
吉利汽車的李書福發(fā)給我一個在兩會上的建議,,他說中國制造現(xiàn)在遇到“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中國制造有“四高四低”,哪四高呢,?人工成本高,,融資成本高,稅費成本高,,制度性交易成本高,。制度性交易就是我們的管理體系、制度環(huán)境不好,。哪四低呢,?產(chǎn)品質(zhì)量低,技術標準低,,品牌認可度低,,企業(yè)誠信度低。中國制造的的確確值得我們大家去關心,,很多年輕朋友說我們不關心,,其實你每次購物都會面臨選擇,每天的生活都會跟中國制造息息相關,。
按李書福的說法,中國制造已經(jīng)快被壓跨了,。中國制造到底怎么樣,?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于中國制造的看法,以及中國制造要向美國,、德國,、向日本學習些什么。
1.png (5.2 KB, 下載次數(shù): 209)
下載附件
2017-5-12 10:42 上傳
“中國制造”:值得憂思的四個瓶頸
我認為如果是從不足的地方來講,,中國制造四個瓶頸是有待克服的,。
11.png (413 Bytes, 下載次數(shù): 195)
下載附件
2017-5-12 10:48 上傳
高不成低不就
第一個就是中國制造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之中,。比如說手機,向上要想突破三星,、特別是突破蘋果是非常困難的,,但向下呢,人口大國印度,、印尼包括委內(nèi)瑞拉等南美很多地方,,都在用關稅政策、貿(mào)易壁壘等等方法,,逼迫你要把制造業(yè)外遷,。印尼最近說4G通訊設備制造,從2017年開始,,所有的組件30%以上必須在印尼制造,。什么意思呢?要減少進口,,要你到本地來投資,。
那中國會不會上面沒夠著,下面又因為成本沒有優(yōu)勢,,必須要遷走,,而流失了呢?這是我們必須注意的第一個問題,。
22.png (714 Bytes, 下載次數(shù): 201)
下載附件
2017-5-12 10:48 上傳
核心技術匱乏
中國制造的第二個瓶頸是什么呢,?就是我們的核心技術。拿芯片來講,, 2014年全球芯片是多大市場規(guī)模呢,?是3200億美金,其中54%的芯片都銷到了中國,,中國生產(chǎn)了全世界77%的手機,,但其中只有3%用的是國產(chǎn)芯片,別的全部都要用進口芯片,。芯片是一個什么樣的產(chǎn)業(yè),?1美元的芯片可以帶動10美元的信息產(chǎn)業(yè)產(chǎn)值,可以帶動100美元整個工業(yè)的產(chǎn)值,。核心技術如果不行,,關鍵技術不行的話,所受到的整個牽制是非常非常大的,。
33.png (771 Bytes, 下載次數(shù): 199)
下載附件
2017-5-12 10:48 上傳
工匠精神缺失
第三個我們的不足是什么呢,?是工匠精神。很多做制造的中國企業(yè)面臨一個很大的痛苦是什么,?沒有人安心做技術工人,,很多工廠已經(jīng)給畢業(yè)大學生提供了大概4000到6000錢這樣的月收入,,而且還有配了熱水器、空調(diào),、洗衣機,、冰箱、彩電等等的住房,,整個條件是可以的,,但我碰見蠻多的企業(yè)家告訴我,,他們基本上能堅持3個月,能做到6個月到1年的已經(jīng)很難。我們不愿意從事制造業(yè),,更不要提幾十年如一日去有工匠精神,。
44.png (607 Bytes, 下載次數(shù): 213)
下載附件
2017-5-12 10:48 上傳
品牌力有待提升
第四個比較大的瓶頸就是品牌,,世界品牌的100強,,中國只有7個。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不斷進步,、不斷開放,但是開放還要更大一點,。比如說我在印度,,去了在那里做手機的中國公司。他們跟印度消費者怎么溝通呢,?采取四種渠道——Facebook,、Twitter、Youtobe,,還有Instagram,。而這樣的渠道在中國你是無法上去的。這樣和海外消費者進行溝通的渠道是很不暢通的,,對中國企業(yè)的品牌聯(lián)想肯定是很封閉的,、不開放的。以上這些方面都是我們的瓶頸,,未來是必須要克服的,。
2.png (5.71 KB, 下載次數(shù): 198)
下載附件
2017-5-12 10:43 上傳
中國制造如何向美、德,、日取經(jīng),?
中國制造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關乎每一個人的命運,。我覺得中國制造要向美國學習,要向德國學習,,也要向日本學習,。
111.png (413 Bytes, 下載次數(shù): 201)
下載附件
2017-5-12 10:51 上傳
美國制造: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和成本優(yōu)勢
向美國學,,第一個方面是創(chuàng)新。最近大家都知道AlphaGo戰(zhàn)勝了圍棋天才李世石,,誰做的呢,?谷歌投資的公司做的。谷歌誕生跟我們的百度差不了幾年,。但是它可以不斷創(chuàng)新,,在那么多領域都進入,這種想象力,,這種不斷去沖擊人類前沿的創(chuàng)新勇氣很值得我們學習,。
AlphaGo你不要小看,AlphaGo正在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去研究癌癥,。如果AlphaGo能夠把各種各樣癌癥相關的病例,,用各種各樣的參數(shù)來描述,最后依靠深度學習,、智能進化的能力,,有朝一日它會不會成為治愈癌癥的超級醫(yī)生呢?我覺得這是很有可能的,。
不僅僅創(chuàng)新我們向美國學習,,美國有些方面的競爭力也很嚇人,比如成本結構,。我們都以為美國的成本高,。福耀玻璃的老板曹德旺對比了在美國開一間福耀玻璃廠的生產(chǎn)成本,勞動力成本占30%以上,,這相對于中國還是比較高的,。中國大概是12%,但是在運費,、包裝費這方面,,因為你要出口,把這個費用計進去以后,,在美國的占比是15%和5%,,比在中國生產(chǎn)節(jié)約了很多。根據(jù)曹德旺的計算,,把節(jié)約的費用跟人工的費用加在一起,,現(xiàn)在在美國生產(chǎn)玻璃跟在中國生產(chǎn)玻璃,其實成本已經(jīng)差不多了,。中國已經(jīng)不再有很大的成本優(yōu)勢了,。
70990659_8.jpg (63.28 KB, 下載次數(shù): 184)
下載附件
2017-5-12 10:43 上傳
222.png (714 Bytes, 下載次數(shù): 212)
下載附件
2017-5-12 10:51 上傳
德國制造:精良專注和二元制體系
講到德國,大家可能有一種印象,,就是德國的產(chǎn)品是可以永久使用的,,是不會壞的,。最近我剛去了德國的一家企業(yè),德國最大的消防車制造企業(yè),,叫齊格勒,,也是世界五大消防車企業(yè)。這個企業(yè)后來被中國的中集公司收購了,。我見到了中集公司派來的的總經(jīng)理欒總,,他說這里生產(chǎn)的消防車質(zhì)量非常好,竟然三四十年還可以使用,,修修還能用,。
我在公司里看了一下,覺得有一個原因是非常值得借鑒的,,就是人的因素,。我看到負責安裝擰螺絲的工人,他擰了27年的螺絲,。我還碰到一個人,,一家三代都在公司里面。他說公司對于我們來講不是一個工作,,就像一個家一樣,。德國有一件特別讓人尊重的法寶,所謂二元制,。德國的高校不是像中國這樣,,大家都是一定要讀大學,一定要去做學問等等,。德國到了中學生時候就開始有選擇了,,有的可能讀大學,但是有很多讀技術類的專業(yè)學院,,開始一邊學習一邊到企業(yè)實習,。
70990659_9.jpg (60.42 KB, 下載次數(shù): 212)
下載附件
2017-5-12 10:43 上傳
欒總告訴我,做制造業(yè)是需要很長實習期的,,需要干中學,,師傅帶徒弟。德國有一支強大的技術工人隊伍,,長期在專業(yè)崗位上的工匠,,保證了德國制造非常穩(wěn)定,非常精良,。
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講到德國是怎么建立高標準的。比如德國規(guī)定,供三歲以下兒童食用的產(chǎn)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劑,,必須純天然,。所有奶粉列入藥品監(jiān)管,所有母嬰產(chǎn)品只能在藥店出售,,不允許進入超市。德國規(guī)定德國生產(chǎn)的濾水壺要過濾掉無機的有害物,,也要能過濾有機物的有害物,,經(jīng)過過濾壺之后的水要微微帶甜味。德國的鍋具有人說一根蠟燭就能弄一鍋美味佳肴,。德國一口鍋,,有的竟然用了100年。按照高標準去做產(chǎn)品,,導致今天德國30%以上的出口產(chǎn)品在全世界找不到替代品,,沒有辦法,只能是它生產(chǎn),,所以它當然賣得很貴,。
333.png (771 Bytes, 下載次數(shù): 212)
下載附件
2017-5-12 10:51 上傳
日本制造:工匠精神和有生命的制造
最后我要講講學習日本。日本生產(chǎn)的東西具有高品質(zhì)和價值,。Hard Lock是一個專門做螺絲釘,、螺絲帽的公司,這個公司的口號叫“永不松動”,。創(chuàng)始人叫若林克彥,,他很早以前在大阪一個國際博覽會上,看到過有一種螺絲帽是可以防回旋的,。他注意到鐵路上有不斷高速運行的列車,,長期摩擦振動很大,一般的螺母會經(jīng)受不住壓力,,就會脫落,,帶來很大的危險。
他天天想怎么生產(chǎn),。突然有一天一個念頭跳出來,,就是用一個榫頭把它給固定,他做出了防止松動的螺母,。但問題是價格比較貴,,當時沒有人用,他靠別的生意養(yǎng)螺母生意,,終于有一天被訂購了,。后來用得非常好,日本新干線也用了。他為這件事干了20年時間,。一生專注做一事,,這一件事就做成了行業(yè)里的龍頭。日本的工匠精神,,都跟這種高度的專注,、持續(xù)的努力分不開。
70990659_10.jpg (52.62 KB, 下載次數(shù): 197)
下載附件
2017-5-12 10:43 上傳
我曾經(jīng)在東京吃過一些非常正宗的料理,,隔著一層玻璃,,讓你親自看整個的過程。他們跟我講,,真正做壽司做得好的大師對所有的新鮮食材滿懷敬意,。他要做很好的個人衛(wèi)生清理,永遠都不會吸煙,。因為吸煙以后身上會有一種氣味傳達到產(chǎn)品里面,,所以他自己要清潔清潔再清潔,然后純粹把自然美味的氣息展示出來,。
在日本,,做一個包包,把一本舊書修舊如新,,在做各種各樣很細微的工作里面,,都有這么一種精神,把產(chǎn)品當成是一種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然后去跟它進行心靈溝通,這就是匠人精神,。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我們總想掙快錢,,趕快跳槽,,少投入多獲得,我們一定做不出真正能被時間檢驗的好東西,,那是可以用上百年的德國的一口鍋,,是可以一直用下去的德國筆芯,是日本的壽司,。如果說我們從今天起,,能好好學習美國的創(chuàng)新精神,好好學習德國的高質(zhì)量和愿意做好實業(yè)這樣一種體系,,學習日本的工匠精神,,那中國制造有一天才能真正在人們心目中成為高品牌,、高價值、可信賴,,而且是有靈魂,、有生命的好東西,讓我們一起去努力,。 來源:秦朔朋友圈
|